導(dǎo)讀:
常常會有人問:你們打算生二胎嗎?每次我都毫不猶豫地回答:不生。這與我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有關(guān),父母生了我和弟弟,雖然他們很愛我們,雖然我的母親飽讀詩書,但他們卻不懂得如何教育。當(dāng)然,我寫這篇文章絕對不是為了控訴,而是想要給那些有倆孩子的家庭和那些準(zhǔn)備生二胎的家庭一點借鑒。
倆孩子,如何養(yǎng)?
不要有了老二,就讓老大獨睡
記憶中,我似乎沒有和父母一起睡覺的經(jīng)歷,當(dāng)然剛出生的時候肯定是有,但很遺憾,那時候我還沒有記憶。
小時候,我最羨慕弟弟可以在爸爸媽媽懷里撒嬌,尤其讓我不能忍受的是,每天晚上他們在床上打滾、躲貓貓,歡聲笑語灑遍了整個屋子,而我,只能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忍受著嫉妒的折磨,默默地流淚。
有一次,我實在太想上父母的床了,我使了個小心眼:故意尿在床上。我本來以為,我把床尿濕了,他們會把我抱到他們床上的。結(jié)果卻是,我被打了屁股,接著獨自在換了床單的床上繼續(xù)哭泣。
考上研究生那年,媽媽問我有什么心愿,這是她第一次這樣問我,我激動得要抓狂,卻無比小心翼翼地問:我能不能在你的床上睡一晚上?那天晚上,我躺在媽媽身邊,卻一直在悄悄地哭,心里感覺無比幸福,我的媽媽,是如此地接納我,讓我和她睡在一起!
有了老二后,我們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要把老大轉(zhuǎn)移到別的床上,比如床太小,比如怕老大壓著老二,比如怕老二吵著老大等等。但是,為人父母的,請稍稍等一下,能不能站在老大的立場上想想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老二一來,他不光得到的愛少了,連睡覺的位置都要被霸占呢?真的要分床,能不能在老二還沒出生之前就先分了?能不能媽媽帶老二睡,爸爸帶老大睡?或者,能不能把家里床搞成榻榻米床,全家人都在上面睡?
不要當(dāng)著一個孩子打罵另一個孩子
小時候,弟弟很淘氣,下河摸魚,上樹掏鳥窩,放學(xué)不回家,這些幾乎是他每天都干的事情,所以,挨打于他而言更是家常便飯。
為人父母都這樣,打孩子時很生氣,打完又后悔,想盡辦法補償孩子。弟弟經(jīng)常被打,也經(jīng)常被補償,父母打完后常常會說:我們是因為愛你,想要你好才打你的。弟弟被打的痛,我沒有切身感受,但這些話我卻聽在耳朵里,他是怎么樣被補償?shù),我也看著眼里,最后在我心里形成了一個觀念:打是因為愛,被打是幸福的。
所以,偶爾我也會故意找打,每次打的時候我都咬緊牙關(guān),絕不認(rèn)錯,以至于父母每次打我都下手很重,打到?jīng)]力氣了才放手,很遺憾,被打后我并沒有感受到他們對我的補償,因為這時候憤怒充斥在我的心頭,補償我已經(jīng)看不見了。
長大后,談戀愛,我也會打人,甚至,我會希望被人打(當(dāng)然,當(dāng)時我自己是意識不到的),“打我呀,有本事你打我呀!”這樣挑釁的話,抱歉,我真的說過。
孩子打架,大人不要插手
小時候,鄰居這樣形容我們姐弟倆:你倆哪天要是不打架,太陽就沒辦法落山。那時候,我們每天都會打架,長大一些我上寄宿學(xué)校了,每次見面就打,一直打到我上大學(xué)。
其實我和弟弟感情一直很好,但不知道為什么見面就會打,F(xiàn)在我知道了,我們都想得到父母的關(guān)注,想要以此來判斷他們到底愛誰更多一些。因為每次打架,父母都會來插手,他們作為裁判會判斷出誰是挑釁者,然后以暴制暴,把挑釁者打一頓。被打的孩子心里有氣,父母前腳離開,后腳倆孩子又打起來了。
現(xiàn)在想來,父母真的很不容易,倆孩子整天打架,沒有一刻安靜的時候,確實煩都煩死了。但他們確實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來處理我們打架的事,孩子之間有不打架的嗎?讓他們自由自在地打去,大人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孩子們自然就會找到合適的相處模式了,哪里還用得著父母成天當(dāng)裁判,廢腦筋?
不要拿兩個孩子來對比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做父母的是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而不是總是說:“你看誰誰誰怎么著,你怎么就不學(xué)學(xué)呢?”
那時我最恨父母罵弟弟:你為什么就不能上課聽講?你只要聽五分鐘,就比你姐姐聽四十五分鐘成績好!你聰明,你就是兔子,她就是烏龜,龜兔賽跑,現(xiàn)在烏龜都跑你前面去了,兔子你還在睡覺!
這是在罵他呢還是在罵我?被罵的兔子弟弟委屈地哭著,旁邊的烏龜姐姐頭都快要低到地上了。這種罵造成了弟弟盲目驕傲,而我則盲目自卑,拼了命以各種方式求得父母認(rèn)可:不是說我成績好是因為努力嗎?!那好,我也叛逆一回,不讀書,逃學(xué)看電影,考試亂寫亂畫,期中考試平均分不超三十分,班級倒數(shù)第三,期末考試拼命幾天,考個年級第一給你們看看;不是說我笨嗎?大家都說我是文科天才,我就學(xué)理科,讀完理學(xué)學(xué)士,讀工學(xué)碩士,向你們證明我不是傻瓜!
事實上,我的這些證明只說明了一點:我確實是個傻瓜,向不接納你的人拼命證明自己,以求得他們的認(rèn)可,是永遠(yuǎn)都不會成功的,更重要的是,這些錯位的方式,確實害了我自己。
接納孩子,請從接納他們的不同開始吧!
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愛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改變
我一直都記得四歲那年夏天,睡午覺醒來,找不到爸爸媽媽,鄰居在窗戶邊對我說: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他們帶你弟弟走了。
我著急得當(dāng)時就要從窗戶跳出去,卻忘了打開房門就可以直接出去,大家看我那副傻樣,笑得前仰后合,午后的陽光明晃晃的,刺得人眼睛生疼,多年過去,我依舊記得,那刺眼的陽光,刺耳的笑聲和那種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