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程程媽媽很是崩潰,不知道跟誰學的,兩歲半的程程一直將“不要”掛在嘴邊。
“吃雞蛋嗎?”“不要”
“要穿這件衣服嗎?”“不要”
類似這樣的對話,每天都要上演好幾遍,動輒還要哭上幾場。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說青春期才叛逆嗎,這才兩歲半怎么就開始了?
如果你家也有這樣“雞飛狗跳”的場景,恭喜你,你家孩子進入了叛逆期。
雖然這段時間不太好對付,但用對方法對孩子成長便是一大助力。
孩子叛逆,可是件好事情
只有青春期才會叛逆?當然不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是在兩歲左右。
這個時期,孩子身體方面的發(fā)育會減慢,如身高、體重等,家長能直觀感受到。與此同時,大腦在高速發(fā)育中,早期干預的效果在這個時候就明顯表現(xiàn)出來了。
你還會發(fā)現(xiàn),這時孩子總愛跟你唱反調(diào),這是因為他有了自我意識,簡單來說,他有自己的小想法啦~
所以說,孩子叛逆是個好兆頭。
面對孩子叛逆,高情商父母這樣做
勤溝通,學會傾聽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遇事先冷靜,不要上來就講道理,因為孩子在哭鬧的時候,是根本聽不進去的。
等他安靜下來后,再嘗試與之溝通。
只有通過與孩子的溝通,我們才能真正知道孩子們內(nèi)心一些真實的想法,才可以“對癥下藥”,對孩子進行一些心理疏導和正確的引導。
溝通比例可以按照3:1進行,溝通3次,滿足1次,至少讓孩子知道,溝通是有效果的。
平日里陪伴孩子時,細心傾聽,“提取”孩子真正的想法。
學會共情
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問題就不同,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問題。蹲下來平視孩子,或許你就能看到他眼中的“風景”。
當孩子在商場里哭鬧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是孩子恐懼呢 ?個子比較矮的他們,視野范圍內(nèi)都是腿,孩子想要尋求你的保護。
總是要把凳子放到飄窗旁邊,是不是為了看到更好的風景呢?
剛剛睡醒便哭鬧不止,可能是他夢到了怪獸,繼而來尋求你的安慰。
親子共讀,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很多孩子發(fā)脾氣,是因為他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可以跟孩子談論內(nèi)容情節(jié),評判人物的行為。進而舉例到生活中,引導孩子正確的做法,以及如何跟爸爸媽媽表達。
一味滿足不是愛
面對孩子的需求,應該有原則性的滿足,要做到愛而有度,愛而有則。
判斷孩子的行為是否正確,他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
如果覺得不合理那就不應該去滿足他。
家長有針對性的加以說服教育,給孩子分析利害關(guān)系,講清楚家長不答應他要求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全家人要步調(diào)一致。
有人將兩歲稱為terrible two,面對這樣的孩子,希望家長們稍稍控制自己的情緒,慢慢總結(jié)應對方法,千萬別粗暴的以為打罵一頓就好。
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才是最需要被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