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與孩子說話,雖然有些話對他有幫助,但也許會讓孩子產生不良情緒。用恰當?shù)姆绞礁⒆诱f話,能讓孩子在感覺受重視的同時激發(fā)他獨立思考的能力,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1.“你來決定……”
如果你要讓孩子來做什么事情,或者你想阻止他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你可以說這樣的話——“你來決定吧,……”給他一個清晰的認識:我自己決定了我的行為,同時對我自己的行為負責。
2.“我愛你,但我不喜歡你的這種行為。”
你一定要把他不好的行為和他這個人分開——這會使你和他都懂得,不好的行為并不意味著做這件事的人就是“壞人”。這也能夠使你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更能保持平靜平和,而不至于表現(xiàn)出低質量的、起不到榜樣作用的咆哮。
3.“你要知道,不同的人會有自己不同的需求。”
當你的孩子又在重復那句“這不公平!”的時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呵斥或忽視他,而是要耐心地讓他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事實上,每個人并不是一定都會得到同等的待遇的。
4.“告訴我,你心里真實的想法!”
當你的孩子在被激怒的時候,很可能會破口而出那些難聽的話來:“你這混蛋! ”或者“我討厭你! ”你作為父母,你需要幫助你的孩子更深一些地了解自己的情緒——究竟是什么激怒了他,幫他分析整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