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暑假又是個不平靜的假期,疫情再度來襲,,讓本來逐漸恢復平靜的城市又變得緊張起來,作為兒童這樣一個特殊群體,其身心更容易受到侵擾和影響,兒童不像成年人,能夠主動去表達情緒,去想辦法排解壓力。疫情之下,孩子們心理會受到哪些影響?家長在保護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怎樣減少疫情給孩子的心理和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
一、 如何向孩子解釋疫情
在跟孩子講“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時候,要信息清晰準確,來龍去脈的講清楚,不夸大、不嚇唬、不故意輕描淡寫。對于年齡小一些的孩子,在分享有關信息或回答孩子的關于“疫情”的疑問時,一定要用符合孩子年齡的通俗的話講給孩子聽,可以輕描淡寫一些,一定要多傳遞正能量,讓孩子有信心。對于大一些的孩子,一定要引導孩子合理看待信息,不要過度關注,不要輕信小道資訊。讓孩子永遠心存希望。
二、 教會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
因為疫情,長時間宅在家里或者被隔離治療,家長和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一些身心狀態(tài)的異常。當孩子出現(xiàn)煩躁情緒時,當父母的不要急于去反駁、講道理、甚至訓斥,這樣只會升級孩子的負面情緒。接納孩子的壞情緒,告訴他這段時間確實艱難,煩躁是正常反應,然后等孩子情緒平復之后,再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三、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危機事件讓人恐慌的重要原因是它破壞了人們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從而破壞了人的安全感。在此期間,孩子們只能待在家里或者醫(yī)院,無法外出玩耍,不能小伙伴見面。正常生活被打亂了,這更加劇了孩子對預知的恐慌。而規(guī)律和有秩序的生活能夠增強孩子可控、可預期的感覺,是幫助孩子恢復和建立安全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假期里,即使不用上班,不用上學,大人和孩子都可以按規(guī)范作息,合理安排學習和娛樂的時間。
四、 家長情緒穩(wěn)定不恐慌
我們經(jīng)常說,“父母情緒穩(wěn)定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此時此刻,父母或家人的情緒穩(wěn)定,對孩子而言,更是最好的禮物。孩子常常通過父母的情緒和行為來觀察和體驗這個世界。父母情緒穩(wěn)定是一種內(nèi)在和外在的影響力,會讓孩子有安全感。
五、避免信息量過大導致的心理負擔
對于年齡小一些的孩子,在分享有關信息或回答孩子的關于“疫情”的疑問時,一定要用符合孩子年齡的通俗的話講給孩子聽,可以輕描淡寫一些,一定要多傳遞正能量,讓孩子有信心。對于大一些的孩子,一定要引導孩子合理看待信息,不要過度關注,不要輕信小道資訊。讓孩子永遠心存希望。
六、學會在逆境中成長
由于“疫情”的蔓延,可能打亂了孩子的生活,這時候孩子難免有失望。因此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充足的積極關注,讓孩子在困難中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愛的存在,讓孩子永遠心懷感恩。讓孩子將來能有超越父輩的心理能力,從而應對他們?nèi)松锌赡艹霈F(xiàn)的任何困難與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