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3-5歲和12-13歲這兩個成長階段,容易出現(xiàn)逆反心理。
孩子的任性和逆反心理是現(xiàn)在許多家長十分頭疼的事情。許多家長總是很詫異,為什么孩子在小的時候吃飽喝足了什么事也沒有,孩子越大,滿足得越多,孩子要求也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只要稍微不滿足孩子的要求,他們就跟父母對著干,無論怎樣教育,都毫無成效。這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的任性和叛逆行為,有心理因素的影響,據(jù)心理學(xué)家分析,孩子在3-5歲和12-13歲這兩個成長階段,容易出現(xiàn)逆反心理。但孩子的任性和逆反更多的是后天教育不當(dāng)造成的。在幼年時期,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嬌慣、放任、遷就,很容易造成任性的心理,例如在案例一中,對于孩子的要求,母親不是拒絕,而是試圖用“家里有了兩個”“下回過生日作為生日禮物”等種種手段想讓孩子放棄,而當(dāng)孩子在地上打滾,母親很快就妥協(xié)了,滿足了孩子的愿望。這實際上就是縱容孩子,一旦孩子意識到通過拿“不吃飯”、“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為手段要挾家長,能夠最終“如愿以償”,就會變得越來越任性。而這種任性到大了,家長無法滿足孩子的要求時,孩子就不僅僅是任性,而且更加叛逆。
兒童心理叛逆期 小孩心理叛逆期幾歲 小孩心理叛逆期要注意什么
縱容孩子會造成任性和逆反心理;家長對孩子過度嚴(yán)厲或不尊重孩子也會造成同樣的后果。家長對孩子要求過于苛刻,孩子難以達(dá)到,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為,久而久之,變得任性。此外,現(xiàn)實生活中做父母的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在什么場合,不管在場的人多人少,也不管什么人在場,只要見到孩子的毛病甚至只是家長主觀猜測就習(xí)慣訓(xùn)斥。盡管家長們的種種做法主觀上是試圖激勵孩子、保護(hù)孩子,但卻忽視了孩子的自尊,使孩子感到大大地丟了“面子”,自我形象和自我價值受到了不應(yīng)有的貶低和損害。孩子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自覺地和家長對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