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婦科常見病,它不僅可引發(fā)痛經、月經不調等癥狀,還可能導致不孕。人流手術或經期過性生活都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簡稱內異癥)的發(fā)生,因此,女性朋友一定要慎之又慎。
內異癥 讓她難圓“媽媽夢”
“結婚不久,我懷孕了,當時還年輕,不想太早要孩子,和丈夫商量后,我第一次做了人流。”30歲的李女士說。
但一年后再次懷孕,夫婦倆的事業(yè)都剛剛起步,沒有精力養(yǎng)孩子,于是我第二次做了人流。后來,李女士出現了痛經,月經也開始紊亂,但并未在意,“直到今年打算要孩子,卻一直不能如愿,到醫(yī)院檢查,結果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簡稱內異癥),醫(yī)生說患上這種病很難懷孕了。”李女士說。
鄭大一附院婦產科主任醫(yī)師史惠蓉說,內異癥是指子宮內膜生長到子宮腔以外的部位,它的發(fā)病與卵巢周期性變化有關,可出現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如卵巢、宮骶韌帶、子宮下部后壁腺膜面等。
內異癥在已婚、未婚人群中都會發(fā)生,以25歲~45歲者居多,育齡女性中有10%的發(fā)病率。它是一種良性病變,但類似于惡性腫瘤的局部遠外轉移和種植生長能力,可以擴散。
人流 內異癥的“元兇”
在門診,像李女士這樣因痛經來檢查時得知患有內異癥的患者有很多。史惠蓉主任說,李女士做過兩次人流手術,很可能在某一次的手術中,在進行負壓吸引時,由于宮腔內壓力的變化,一部分血液倒流進了李女士的腹腔,使子宮內膜得以在腹腔內生長,從而導致李女士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癥。
在給李女士做檢查時發(fā)現她的輸卵管變硬、受阻,影響了卵子的正常進出,從而導致不孕。史惠蓉說,不明原因的不孕患者中的40%都是內異癥患者。
史惠蓉強調,不論是第一次流產還是以后的每一次流產,都存在患上內異癥的可能,因此女性一定要謹慎對待流產。另外,在月經期同房,由于性沖動時子宮收縮,也能導致經血逆流,將子宮內膜碎片擠入盆腔,從而引起內異癥。
內異癥還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媽媽或姐妹中有患內異癥的女性,患上該病的幾率會比一般人高。因此,媽媽或姐妹有嚴重痛經或懷疑患有內異癥的女性,應主動去檢查,以便于早發(fā)現早治療。
內異癥手術盡量保住生育能力
史主任介紹,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是根據病人的年齡、癥狀程度、病變輕重、婚姻及妊娠希望和過去的治療狀況等,進行綜合分析,做到個體化治療。
如果患者病變較小且癥狀比較輕,一般采用中西藥物治療。病變程度較重的患者就要進行手術治療,切除異位病灶,去掉囊腫。
像李女士這樣病變程度比較重,但她又渴望生育,在進行手術治療時會保留卵巢、輸卵管、子宮等,這樣在減輕癥狀的同時保留了生育的可能,但能否懷孕,還要看以后的治療康復情況。
由于術后復發(fā)幾率較高,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來鞏固治療。史惠蓉說,這種病和雌性激素有關,因此患者在絕經前,無論是手術或藥物治療,都不可能根治,該病隨時都可能復發(fā),所以
患者應該按照醫(yī)生指示,定期回診或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