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
無戶口住違章房
想幫老人難著手
黃群枝所屬的棣園社區(qū)居委會馬主任表示,黃群枝戶口還在老家高要,不在當(dāng)?shù),而所住平房也屬違章建筑,沒有房產(chǎn)證,讓通水通電及生活保障等扶助工作很難落實。他說,黃群枝更跟家人鄰居關(guān)系不和,因此街道多次提出幫助,卻遇上各種阻力。
“去年底,我們已經(jīng)硬著頭皮,向供電部門提出了申請。”馬主任認(rèn)為,雖然有諸多條件限制,“可在我們轄區(qū)里的居民,還是會盡力幫扶,斷不能坐視不理。”
她與女兒
相濡以沫擺地攤
5年前女兒棄家去
住在興隆大街的彭先生說,這些年來,他看著黃群枝每天天不亮便出門,直到晚上七八時才回家靠四處撿垃圾維持生計。這些日子里,女兒阿燕一直跟她同住,學(xué)費與母女倆的生活開支都全賴黃群枝撿垃圾所得,兩人生活貧苦不堪。
“她遠(yuǎn)走高飛了。”得知旁人在討論阿燕的去向,黃群枝好不容易擠出幾個字,這也是她半天說得最清楚的一句話。每天外出,她都衣衫襤褸,全身最顯眼的是一個黑色的小掛包,繡著米老鼠圖案,這是女兒沒帶走的物件,里面有她的成人禮證件。
5年前,阿燕從海珠區(qū)某旅游職中畢業(yè),給街坊們留下一句“要到機場路上班”后,便再沒回家住過。“那時,黃姨還高興地四處跟人說,‘我的女兒畢業(yè)工作了’。”鄰居英姐說。
鄧女士等人一度以為阿燕失蹤,但阿燕之后回過兩次家:第一次是母親報警,由警察找到;第二次是母親病重,由居委會通知。
對于阿燕拋棄供養(yǎng)自己十多年的母親的說法,許多街坊都表示不相信,“可能有內(nèi)情”。英姐說,阿燕一直很懂事,會幫著母親操持家務(wù)。鄧女士說,以前經(jīng)常能在龍津路看見阿燕幫著母親抬雜物、擺地攤的身影,“那時她才是一名1年級的小女孩。”
在黃群枝隨身藏著的一張小紙條上,寫著女兒的手機號碼。記者嘗試用手機撥打該號碼,手機能通,卻始終沒人接聽。街道辦人員證實,阿燕的手機號碼沒改,但離家后一直不接陌生人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