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少苦。
每當兒子思想有了大的波動,徐乃玉不管自己當時多忙,在什么地方,都會撂下手頭的工作去部隊看兒子。
兒子當兵后第一次探家,父子倆有過一次長談。兒子問:“爸,您了解我的心嗎?”
徐乃玉說:“有些我不了解,有些,爸能分析得出來!
兒子說:“您不了解。在我這個年齡的孩子思想很復雜,您和我在一起的日子又是那樣屈指可數(shù)。就像我的早熟,從小街坊和您報社的叔叔阿姨就夸我懂事,可這種‘懂事’對我是個痛苦是個壓抑您知道嗎?這種‘懂事’讓我從來沒有享受過童年的歡樂。我也是個和別人的孩子沒什么區(qū)別的孩子,我也想得到爸爸媽媽的寵愛,撲到爸爸媽媽懷里撒嬌,讓爸爸媽媽帶著逛公園、吃麥當勞、到游樂園玩游藝……可我得不到。相反,我得讓您高興,也得讓寄養(yǎng)我的叔叔阿姨別討厭我不收留我,我不得不作出‘懂事’的樣子來,不得不說那些‘懂事’的話……”
這是兒子第一次對父親如此坦誠地說出自己童年的感受。
“兒子,爸對不起你!”徐乃玉說。對兒子的愛和憐,在這一刻,如同開了閘的江水,從胸臆間奔騰而出!拔腋銒尫质趾螅愀摇N业臈l件比較差,管你比較少。像咱們這種家庭的孩子就兩種結(jié)局:一種是順著深淵滑下去,最后把自己毀了;一種是在逆境中發(fā)憤圖強。兒子,你是第二種,爸感到非常慶幸……” 看到父親這樣難過,兒子反過來安慰父親:“原來我覺得自己是個沒人管的孩子,現(xiàn)在我大了,爸爸對我不錯,媽媽對我也不錯。爸您放心,我一定在部隊好好干……”
兒子說到做到。當兵3年后,兒子考上了軍校,那一年全師一共只有4個人考上。20歲,兒子入了黨。
兒子的思想不是沒有反復。當兒子為了獲準報考軍校的資格,以初中的文化底子,用一年的時間去突擊3年的高中課程,中途跟不上的時候;當兒子考入軍校后,面對艱深的大學課程,不得不沒日沒夜抱著書本啃的時候,也怨過“命”,也想過打退堂鼓。這時候,最有效的療治劑,便是父親的開導,父親的鼓勵。
做一個軍人的光榮,讓兒子理解了父親為自己選擇的前途也理解了父親對自己的深情。另一方面,徐乃玉也發(fā)現(xiàn),兒子在自己心中占的位置越來越重了。
兒子的一舉一動都牽著他的心。兒子在部隊遇上什么難事,或者從電話里聽出兒子的心情不那么好,他就連飯都吃不下去。
接讀兒子的來信,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和最快樂的事情之一。兒子的信,不但充滿著溫情、聰慧,還充滿著幽默,兒子在他面前時從來不曾流露出來的幽默。他也沒有想到兒子的文筆會這么優(yōu)美。
兒子的每一句問候,每一句溫情的話,都讓他感到無比的溫暖,一遍又一遍回味。
他老想為兒子多做一點事。兒子對外語特別感興趣,他就買了許多學外語的書寄給兒子。給兒子買的另一類書是關于公共關系語言交流方面的,他知道兒子不善于交際不愛講話的弱點,希望這類書對提高兒子的語言和人際交往能力有幫助。
每次兒子回京探親,徐乃玉都親自去車站接。每次久別后的重逢,父子都要緊緊擁抱。
而兒子不愿回父親的家——經(jīng)過多年的奮斗,徐乃玉終于為自己和家庭買上了一套寬敞的公寓房;兒子也不愿回母親的家。兒子執(zhí)著地一個人住在自己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的老房子里,雖然這房子很小,而且一年比一年更老舊。
徐乃玉便帶著妻子去看兒子。
有時候徐乃玉也留下來陪兒子過夜。
父子倆有時談到很晚。兒子給父親講述部隊的生活,談自己的長官、戰(zhàn)友、訓練、學習、娛樂。談到在部隊演節(jié)目,兒子就說:“爸&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