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及時抓住,然后轉身將抓住的筷子送到爸爸手中。
建議:可根據孩子的體力,調整孩子與筷子之間的距離。
機靈的雙腳(適合4~5歲) 目標:練習腳底拖物走,腳尖踢物,發(fā)展腿部力量和控制能力。
準備:地上劃三條線,間距為150厘米。每個家庭4只小沙包,分散放在第一條線上。
方法: 1、父(母)親站在第一條線上,孩子站在第二條線上。
2、游戲開始,父(母)親用腳底拖一只小沙包走到第二條線上,將小沙包給孩子,孩子腳尖用力將小沙包踢過第三條線,然后父(母)親立即跑到第一條線上,拖第二只沙包到第二條線,孩子再將小沙包踢過第三條線,如此反復進行,直至4只小沙包全部踢過第三條線。
3、父(母)親與孩子一起數(shù)數(shù)踢過第三條線的小沙包有幾只,如有未踢過線的,鼓勵孩子再踢一次,將沙包踢過線。
建議: 1、游戲延伸:第一次父(母)親拖沙包,孩子踢沙包。第二次,孩子拖沙包,父(母)親踢沙包。第三次,第一只沙包,父(母)親拖,孩子踢;第二只沙包孩子拖,父(母)親踢,交替進行。
2、在家園親子活動時可以同時由幾個家庭游戲,進行比賽。
倒蹬自行車(4-5歲) 目標: 練習腰部和腿部力量,培養(yǎng)孩子動作的協(xié)調性。
玩法: 家長和孩子躺在床的兩頭,抬起腿讓雙方腳心相貼,然后一前一后地蹬腿,像騎自行車一樣,一邊蹬一邊念兒歌:“丁零零,丁零零,騎著車兒上北京。北京有個天安門,天安門上掛紅燈。紅燈亮,照四方,大家心里暖洋洋!
找家(4-5歲) 準備: 動物、植物、交通工具、食品等的圖畫卡片各兩張,紙盒一個,小椅子一把。
玩法: 1、用積木按類別分別搭個家,在每家門前掛一個標志該類別的文字門牌。如:動物、植物、交通工具。
2、把各種圖卡全部裝進盒子里,蓋好盒蓋,事先看見不讓孩子。
3、游戲開始,媽媽很神秘地說:“我這盒子里來了許多小客人,他們要回家了,請你開車把他們一個個送回家吧!”
4、讓孩子用手到盒子里摸圖卡,先要說出摸到的圖片名稱,如狐貍。然后再坐在小椅子上當車,送狐貍回家。直到全部送完。
5、如有送錯的,最后一起糾正。
獲得經驗 掌握表示“類”概念的高級詞匯。
提示 每次玩時,圖片以6-10張為宜。也可增加游戲難度,和走迷宮一起玩,這樣更能激發(fā)孩子玩的興趣。
分果果 目標:理解“一半”的意思,發(fā)展幼兒比較和判斷能力。
時間:約10分鐘。
準備:2個蘋果或其他水果、小刀。
方法:1、家長將1個蘋果切成兩半,讓幼兒拿出半個蘋果。
2、請幼兒分蘋果給家人,并引導幼兒說出數(shù)量。
3、和幼兒共同品嘗。
提示:1、也可分其他食物,如:蛋糕、餅干等。
2、分食物前,成人應提醒幼兒洗手,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