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嘗試將這塊拼圖放回原來的位置,形成一幅完整的圖畫。當寶寶已經(jīng)能將移走的1片拼圖放回相應(yīng)的位置時,你則可以試著取走2片拼圖,讓他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
根據(jù)寶寶的實際能力,你可逐漸增加難度,由移走2片到移走3片,甚至將四片拼圖完全打亂,讓寶寶去拼。
方法2:啟發(fā)式的引導(dǎo)
在玩拼圖時,你需要時時啟發(fā)寶寶思考和觀察,而不是幫寶寶代勞。比如,你可以在游戲中提醒寶寶:這片拼圖的線條和那片拼圖的線條能連在一起嗎?這兩片拼圖的顏色相同嗎?可以放在一起嗎?找找每片拼圖的四條邊和四個角,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
以上這些都是寶寶在拼圖過程中需要仔細觀察、思考、動手嘗試解決的問題,他會從中體會到:從邊到角、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和空間概念,這些對寶寶的智能發(fā)展有很大的助益。
拼圖游戲錦囊
游戲1:圖形認知拼板
作用:提升寶寶對圖形、顏色的認知;發(fā)展寶寶手部小肌肉的協(xié)調(diào)動作;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guān)系。
適合:1 ~2歲的寶寶
制作方法:在長方形的塑料KT板或者瓦楞紙上,分別畫上圓形、三角形、方形等圖形,然后用小刀將圖形沿邊緣線刻出來(圖形可從紙板上取出、嵌入),將圓形及紙板上的圓形外框上涂紅色,三角形及三角形外框上涂綠色,正方形及正方形外框上涂黃色。
玩法1:教寶寶認識圖形。例如,媽媽對寶寶說“這是圓形,這是方形,這是三角形。圓形住在圓房子里,方形住在方形房子里,三角形住在三角房子里”。
玩法2:讓寶寶認識顏色。媽媽問寶寶:“哪個圖形是紅色的?請你指給媽媽看。”
玩法3:教寶寶拼圖。媽媽將圓形、三角形、方形圖案從紙板上取下,媽媽說:“請你讓圓形住到圓房子里去,方形住到方形房子里去。三角形住到三角形房子里去”,寶寶會動腦筋將圓形、方形、三角形一一嵌入相應(yīng)的框中。
TIPS:當寶寶已能熟練地認識與操作圓形、三角形、方形這三種基本圖形的拼圖后,那你就可以設(shè)計一些五角形、梯形、心形等其他圖形的拼板給寶寶認知與操作。
游戲2:泡棉玩具地墊
作用:刺激孩子的顏色、圖像認知,促使寶寶將圖形與實物建立聯(lián)系,提升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
游戲說明:正方形泡棉地墊是目前許多家庭與托幼機構(gòu)用作軟化地板的常見材料,每塊地墊邊長大約30公分左右,邊緣呈鋸齒狀,可供寶寶拼拼、玩玩。地墊上通常印有數(shù)字、水果、交通工具、動物等多種圖形,中間的圖是可以摳下來的。媽媽可以根據(jù)寶寶的認知能力和年齡來選擇,一般來說,數(shù)字、水果圖形比較簡單,適合小年齡、初玩拼圖的寶寶;交通工具、動物圖形有些復(fù)雜,適合大年齡的寶寶。
愛心小提醒:剛開始寶寶會被地墊上強烈的顏色刺激所吸引,并喜歡用手去摳每塊上面的圖形,這時,你不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