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娃娃上上下下地研究了半天,仍不得要領。娃娃到時還是照鬧無誤,攪得全家“貓”犬不寧(美國人不養(yǎng)雞)。做母親的只得建議把娃娃放到車庫或地下室去,即使“鬧”也聽不到。但玲玲說:“那是虐待兒童。娃娃哭鬧了多少次,多少次得到了妥善處理,多少次被虐待,娃娃體內的電腦都有記錄。如果被虐待多了,娃娃還會休克甚至死亡!”
那天晚上,玲玲被那個“娃娃”鬧得筋疲力盡,狼狽不堪!
第二天,她上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快把“娃娃”還給老師,大有“金盆洗手”,從此“退出江湖”的架勢。玲玲大有體會地說:“自己有個嬰兒一點都不好玩,才當一天媽媽都累死人,不要說天天這樣折騰,還怎么讀書……”
這就是美國中學給初中一年級學生開設的一門選修課,很像我們所說的家政教育,那內容就是:怎樣照顧嬰兒。
開設這種課的初衷很明確:一為傳授科學知識,二讓青少年體驗喂養(yǎng)孩子的艱辛。美國學校對“性”的問題沒有采取“回避+糊弄”的辦法,而是給學生一個積極的“早孕實習”。看來,讓孩子體驗“早孕”的“恐怖”,才是這門課的“醉翁之意”。它向女孩們發(fā)出了一個警告:懷孕,當媽媽,可不像童年時“辦家家”的游戲那么好玩。被又哭又鬧的娃娃嚇壞了的“玲玲”們,到了需要面對“要不要懷孩子”的現(xiàn)實問題時,一定會因有過這種“親身體驗”而三思再三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