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很多父母都會為孩子能夠進入好學校而不遺余力地奔波,甚至花上大筆“擇校費”為孩子進入重點學校鋪路。英國雖然國立中小學沒有重點與非重點之分,但各校教育質(zhì)量差異很大,英國父母為了讓子女進入教育質(zhì)量好的學校,也在絞盡腦汁想辦法,其操心勞力、焦慮的程度絕不亞于中國的父母。
入學申請表是家長向?qū)W校提交的重要材料。在填寫入學申請表時,某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在好學校就讀,沒有如實交待家庭住址。英國每年都有數(shù)百起、甚至數(shù)千起這樣的入學申請舞弊事件,且家長們的手段越來越“高明”。一些人用親戚的地址,一些人用辦公室的地址,有人正確填寫了家庭地址,但故意填錯了郵政編碼,因為他們知道這所學校是通過郵政編碼來計算家庭住址與學校之間的距離。有些家長為了向?qū)W校出示家庭稅收憑證以證明其家庭地址,甚至真的到稅務(wù)所去為一個并非他們居住地的地址繳稅。
家長們的另一個策略是在離熱門學校最近的地方租房。英國《觀察家報》7月13日報道,據(jù)英國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 全國協(xié)會的最新估計,至少有6.5萬戶家庭平均額外花費10萬英鎊購買第二處房產(chǎn),目的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擇校大戰(zhàn)中贏得先機。
某所學校的高考升學率提高了,學校附近的房地產(chǎn)價格就會提升。英國家長在這些名校周圍瘋狂搶購房產(chǎn),每年投入的花費高達8億英鎊。有的父母甚至為孩子能進入某所學校而分居。其中一人帶著孩子搬出去,在離學校不遠的地方租房住下;一旦孩子被學校錄取了,便通過調(diào)解重新回到原來的家里。
具有爭議的現(xiàn)象是,有的家長還把自己的宗教信仰拿來開玩笑。當家長發(fā)現(xiàn)成績最好的學校是圣公會或天主教會辦的學校時,他們不可思議地讓自己信起教來。教會牧師也發(fā)現(xiàn),彌撒時自愿做祭壇侍童的孩子會出現(xiàn)季節(jié)性增多的現(xiàn)象,因為做祭壇侍童的經(jīng)歷會是中學入學申請表上的一個亮點。每年九十月份教堂做彌撒時侍童隊伍最長,那時正好是填寫入學申請表的季節(jié);但在3月過后就冷清多了,那時錄取通知書都已被裝進口袋里。
更令人不安的是,英國家長們過去惟一能自我安慰的是不用找各種關(guān)系走后門,更不必有用金錢開道的念頭?墒墙鼉赡辏“ 擇校風”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有些父母開始鋌而走險,變相以各種方式給學校老師一些補償。他們向教師暗示,如果孩子被錄取,他們會免費提供給學校戲劇門票,或給學校圖書館捐贈大量圖書。這樣,對于沒有經(jīng)濟實力和背景的家庭就再也沒有公平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