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精神是不怕危險和困難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tài)。對于什么是勇敢,孩子們的認識是幼稚的,有關(guān)把什么都不怕,誰的話都不聽,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敢說別人不敢說的話,都看成是勇敢。于是那些善于模仿、喜歡表現(xiàn)自我的孩子會因此干出一些自以為勇敢實為莽撞的行為來。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勇敢精神呢?
首先,要引導孩子分清什么是勇敢精神。家長要通過講故事、日常生活和影視等讓孩子懂得什么樣的行為是對的,什么樣的行為是錯誤的。讓孩子從小就慢慢懂行損人利己、恃強凌弱、不遵守紀律、蠻干等等,根本不是什么勇敢行為,而是可恥的;只有那些為了集體、為了他人、維護自己正當權(quán)益不受損害而勇于斗爭的行為,才是真正勇敢行為。
其次,運用榜樣來培養(yǎng)孩子的勇敢精神。要經(jīng)常給孩子講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黃繼光用胸口堵住敵人的槍口,羅盛教舍身救人,歐陽海為搶救國家財產(chǎn)而獻出生命等英雄人物勇敢的事跡,講革命前輩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而英勇奮斗,流血犧牲的故事,讓孩子從小就以英模人物和革命前輩為榜樣,具有勇敢的精神。
再次,培養(yǎng)孩子勇敢精神。從幼兒開始,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尤其是遇到許許多多困難時,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家長都要鼓勵他們?nèi)^戰(zhàn),從每一件小事抓起,當孩子克服困難獲取勝利時要及時鼓勵,這樣孩子從小就會逐漸具有不怕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