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歲以后,孩子慢慢懂事些時,如果還打人,就要深層次地探究他打人的原因(是不是有家庭暴力等),消除根源,同時在他每一次攻擊別人時,告訴他“不可以”。注意我用的是不可以,而不是不可以打人,不要把負面的信息加進去。只要孩子出現(xiàn)負面的行為,第一原則,淡化淡化再淡化!切莫強化!
孩子天生愛嘗試并重復那些能產(chǎn)生有趣、刺激后果、引起成人注意的行為。正確的做法就是讓行為后果變得毫無意義,他自然就放棄了。
六、我們何以把孩子當成馬戲團演員?成人所不欲,勿施于童。
許多家庭家里來客人時,就招呼孩子:來來來,唱首歌,跳個舞。這是極不尊重孩子的行為。不要讓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節(jié)目,這會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將所有的注意力用于取悅別人,成年后,一旦別人不認可他,就會使他遭遇巨大打擊,不能很好地發(fā)揮自己應有的內(nèi)在的能力。
“你叫什么名字”如果孩子有機會選出最令他們討厭的一句問話,這句一定排名榜首。請成年人想想看,如果一個身高是你兩三倍,體重是你幾倍的“外星人”動不動就俯看著你用毫不客氣的口氣來問你,你樂意回答嗎?早就白了那個不禮貌的“外星人”一眼了,是嗎?那么孩子不喜歡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怎么可以責備他沒有禮 貌呢?
我們應該:蹲下身子,目光與孩子的目光保持平行,自我介紹之后問孩子的姓名:“我是林老師(阿姨),非常高興認識你,可以告訴我你的名字嗎?”而且記住第一次見面千萬不要隨意觸碰孩子,這是一個成年人應有的修養(yǎng)!如果有人這樣對你的孩子,千萬不要因為面子,甚至幫著別人奚落自己的孩子:“對,他就是不愛說話!”“怎么這么沒有禮貌,快回答叔叔。”“他就是這樣膽小”等等。如果一個孩子經(jīng)常被父母置于這樣不開心的境地,你要讓他外向活潑是很難的。所以經(jīng)常有家長反應說,我的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到了外面就是小兔子。孩子受到足夠的尊重,他的表現(xiàn)才會內(nèi)外如一。
爸爸媽媽您愿意別人嘲笑你嗎?不愿意對吧?所以當我們的孩子說出讓人忍俊不禁的童言時,千萬不要哄堂大笑。例如一個孩子說:“我爸爸不穿衣服洗澡!”,一家人在大笑之后又故意問這孩子“你是穿著衣服洗澡?”這不明擺著搞亂孩子的思維嗎?許多家庭常常對孩子開這種玩笑。不要隨便戲弄孩子,面對別人對我的孩子的戲弄,我常常毫不客氣地予以拒絕:對不起,我的孩子不喜歡開這種玩笑。在孩子和面子之間,我們理應選擇孩子。
七、我們常常不知不覺間傳遞了許多負面的、消極的信息給孩子!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向別人訴說孩子的種種“劣跡”。比如很多媽媽常常在客人面前說,“他就是這樣膽。”“他就是不愛吃飯!”這樣你在暗示你的孩子:你期望他成為這樣的人。他會朝著你期望的方向達成結果:他一定越來越膽小,越來越不愛吃飯。語言的暗示力量是巨大的。如果裝作偷偷說給別人聽,但又讓孩子聽到:“你知道嗎,我們寶寶今天玩秋千時表現(xiàn)特別勇敢!”“你知道嗎,我家寶寶今天自己吃了滿滿一碗飯。”這樣會在孩子心里傳遞一個信息:“啊?媽媽說我勇敢?是嗎?嗯,我明天還會更勇敢的!”“啊,媽媽這么高興,好,明天我再吃一大碗。”這就是積極的暗示,能直達孩子的潛意識,影響巨大。
不要威脅孩子“再吵鬧,媽媽不要你了。”這是最大的威脅,最深的恐懼。因為幼小的孩子離開家庭,他是無法生存的。媽媽對孩子的語言冷暴力是造成孩子不良性格的開始。正確的說法是:“請安靜,媽媽愛你!”其它讓孩子感到一切外部事物會傷害他的話都不能說。
特別強調(diào):堅決杜絕說以下的這些話:“不要吵,再吵警察來了。”“再鬧,醫(yī)生來打針了。”“快睡,大灰狼來了。”如果你不這樣威脅你的孩子,他外出時就會落落大方、活潑開朗、健康自信。
注意:千萬不要和孩子開惡意的玩笑“你媽媽不要你了,她不來接你了”。對孩子說這樣話的人,你一定要讓孩子遠離他,這種玩笑話十分惡劣,對孩子的安全感的構建極為不利。
八、一個奶話連篇的孩子一定是父母語言教育不當?shù)慕Y果。
不說奶話,例如“腳腳”“鞋鞋”“吃飯飯”,甚至自編些別人聽不懂的嗲語。自出生起,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是語法正確,發(fā)音標準的母語。主要撫養(yǎng)者與嬰兒對話時要用夸張的口形、清晰的聲音、緩慢的速度,例如:“寶-寶-睡-醒-了”。切忌說奶話,否則到了四五歲時仍然口齒不清。孩子能一次性學好標準的 發(fā)音,為什么要讓他多學一次奶話?浪費時間、精力、神經(jīng)信息儲存區(qū)。
許多孩子到了兩歲多還分不清你我他,這也是成人不注意的結果。為了讓孩子盡快掌握第一、二、三人稱代詞,一周歲之后媽媽和寶寶交流時就應該采用人稱代詞,以便孩子模仿。應該多說:“我倒水給你喝,”而少說“媽媽倒水給寶寶喝。”孩子說:“寶寶的”成人應該跟著說“是的,是你的。”當孩子說錯時,千萬不要哄堂大笑,那當下孩子會被笑懵的,失去了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