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任務不同,它包含了保育和教育兩個方面。提出"保育工作有特色",強化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提出的幼兒園教育應當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幼兒園要從全方位的管理工作、班級保育教育活動、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等各方面展開研究并推進持續(xù)發(fā)展。
游戲活動充分滿足幼兒游戲的意愿,關鍵在于一日活動內容要突出游戲活動的主體地位。
一是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和指導游戲。鼓勵幼兒制作玩具,根據幼兒的實際經驗和興趣,在游戲過程中給予適當指導,保持愉快的情緒,促進幼兒能力和個性的全面發(fā)展。
二是應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chuàng)設游戲條件(時間、空間、材料)。按幼兒園教、玩具配備目錄配齊配足教玩具,有足夠數量、便于幼兒游戲及與課程相配套的自制玩具;各類游戲齊全、主題內容豐富多樣;有游戲場景創(chuàng)設、材料數量充足;有場地、時間保證。
三是滿足幼兒選擇的需要。有自主選擇的機會,有自主活動的權利。有幼兒自主選擇的時間、環(huán)節(jié)且有具體的措施保證。
"體育活動張弛有度,強度密度合理",強調了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科學性。"合理"指的是強度、密度、運動負荷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生理特點),運動量及練習的次數、速度以既促進幼兒達到運動的目的又不損傷幼兒的身體為宜。因此,教學計劃要科學設計,內容合理,強度適當,動靜結合、上下肢結合、自由練習與集中練習結合,符合幼兒生理特點。
"學習活動有序、有層次,有利于啟發(fā)幼兒思維",體現(xiàn)了教學計劃和實施過程的循序漸進性。因此,幼兒學習目標、內容、材料等要體現(xiàn)差異性,指導因人而異;學習內容選擇要有挑戰(zhàn)性、趣味性,用啟發(fā)引導的方式,引導探索學習,給予幼兒自己探索的空間。
【考察要點】
1、通過實地觀察幼兒園游戲、體育活動和學習活動等了解保教工作特色。
2、結合專項剖析,了解一個班教育計劃制定、實施、總結情況,分析其優(yōu)缺點。
3、把游戲活動組織情況作為保教工作是否有特色的考察重點。
4、檢查是否存在以知識學習為主體、忽視游戲活動的現(xiàn)象。
【關鍵信息】
1、體現(xiàn)特色的活動記錄和材料。
2、課堂觀察,教育計劃及教師備課資料。
【評價細則】
1、各類活動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等均符合要求,成果及過程性資料豐富,評為A級;2、能正常開展各項活動,有一定的成果且有過程資料,評為B級;3、教師組織游戲活動的能力較差,幼兒自主活動能力較弱,評為C級;4、長期存在以知識學習為主體、忽視游戲活動的現(xiàn)象,評為D級。
第二十三節(jié) 保教水平4-2【評估標準】
4-2 生活作息安排符合幼兒身心特點、季節(jié)特點,兩餐間隔時間不少于三小時半,幼兒戶外活動(常態(tài)下)時間兩小時以上,戶外體育活動時間一小時以上,游戲時間三小時以上。
【標準解讀】
幼兒身體各個器官或組織尚未發(fā)育完善,各個生理系統(tǒng)的功能均不成熟,需要科學合理的生活制度,并以標準的形式固定下來,促使幼兒園嚴格執(zhí)行,從而來保障幼兒身心的健康。此條標準正是力圖引導幼兒園將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僅增強幼兒機體新陳代謝能力和皮膚的抵抗力,促進幼兒動作的發(fā)展,激發(fā)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而且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自主性。幼兒園要充分認識到,幼兒戶外活動、戶外體育鍛煉、游戲時間不是可有可無、可多可少,必須定時定量,有序進行,科學實踐。
作息時間表應符合年齡特點、符合季節(jié)特點。如冬季作息制度充分考慮陽光的照射,做操時間要推遲,讓幼兒充分享受陽光,達到鍛煉的目的,提高活動的質量。大班下學期作息時間要逐步與小學一年級銜接,讓幼兒有一個初步的適應過程。
"幼兒戶外活動(常態(tài)下)時間兩小時以上,戶外體育活動時間一小時以上,游戲時間三小時以上"是本指標評估的重點。達成這一指標的關鍵在于如何提高戶外活動、戶外體育、游戲的質量。一是確保足夠的戶外活動的時間,幼兒園要有總的活動安排,制定相應的戶外活動督查制度。二是以科學方法調整戶外體育活動量。通過觀察幼兒的出汗、呼吸等外顯行為來確定幼兒的活動量。三是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與自主性,有耐心地引導幼兒參加自主活動。四是建立良好的戶外體育常規(guī),引導幼兒學會管理自己,減少戶外體育活動中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幼兒園要通過實踐標準,充分利用日光、空氣等自然因素,有計劃地鍛煉幼兒肌體,增強幼兒身體的適應和抵抗能力。
要科學地安排、組織幼兒一日的生活、游戲、體育等,使幼兒生活有規(guī)律,促進生長發(fā)育,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考察要點】
1、查看作息表文本,考察作息時間、課程安排是否符合幼兒教育特點和各項管理規(guī)定。
2、家長、幼兒對作息時間表執(zhí)行情況、戶外活動情況的反映。
【關鍵信息】
1、家長調查信息。
2、戶外活動、戶外體育活動、游戲活動資料。
【評價細則】
1、根據季節(jié)科學安排生活作息時間,且嚴格執(zhí)行,評為A級; 2、作息安排基本符合要求,戶外活動(常態(tài)下)、戶外體育活動時間有一項未達要求,評為B級;3、游戲活動時間不足兩小時,評為C級;4、作息安排隨意性大,戶外活動、體育活動、游戲活動時間均不達要求,評為D級。
第二十四節(jié) 保教水平4-3【評估標準】
4-3 活動目標明確具體,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班級實際水平,有層次、可操作;合理利用本地區(qū)自然、社會、文化等教育資源和幼兒生活中的教育因素。
【標準解讀】
此條標準主要是對教師的計劃能力和整合資源能力的要求。
第一觀察點規(guī)定了幼兒園教育的內部原則,即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規(guī)則。有層次就是要體現(xiàn)個體差異、循序漸進、新舊經驗的連接。要實現(xiàn)教育的有效性,教師要著力制定出適合幼兒的活動目標,主要是引導教師去觀察了解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教師要在了解幼兒年齡特點、發(fā)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明確活動的目標和難點,思考如何設計課程、應該怎樣發(fā)揮教師的作用,這樣才能制定出具體的、有層次、可操作的目標,才能引導幼兒循序漸進的學習,不斷推進幼兒體智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