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保教結(jié)合,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首先是保育人員的挑選,《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第三十八條明確規(guī)定"幼兒園保育員除了符合本規(guī)程三十條外,還應具備初中畢業(yè)以上學歷,并受過幼兒職業(yè)培訓"。 所以在挑選小班班級管理者時,要重視保育人員的挑選,這樣才能使保教有效的結(jié)合起來。
其次,保教結(jié)合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師要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學習知識。例如,進餐是幼兒保育工作的內(nèi)容,在進餐之前,教師可以向幼兒進行飯前洗手,飯后漱口的教育,進餐時,教師教育幼兒獨立進餐、不挑食等的教育,把教育貫徹到保育中,讓幼兒健康成長。
。4)引導家長積極支持與配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和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教師可適當通過家長會作專題培訓、推薦引導家長閱讀相關(guān)知識等,積極向家長宣傳《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引導家長重視小班班級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具體指導家長應該如何配合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例如小班培養(yǎng)幼兒"飯前洗手,飯后漱口"的習慣,首先通過便條或校信通的方式告知家長,并通過班級宣傳欄向家長宣傳指導養(yǎng)成此習慣的做法,并號召家長以身作則,帶動幼兒在家里養(yǎng)成良好習慣。此外如"用過的物品放回原處"等等諸多良好的衛(wèi)生行為習慣,在幼兒園里每天都要求認真遵守的。在家里,也要請家長配合支持培養(yǎng),建立相應的家庭常規(guī),有利于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5)建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
首先教師要得到幼兒的信任,教師可組織互動性游戲,在游戲中與幼兒親密接觸,拉近孩子與教師的距離。
其次教師還可以制定師幼共同遵守的班規(guī),讓幼兒學會自我管理。教師要以孩子的語氣共同和幼兒探討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違反了班規(guī)結(jié)果是怎樣的。讓幼兒自覺遵守班級管理規(guī)則,逐步學會自我管理。
再次運用榜樣示范法。榜樣示范法是指通過樹立榜樣并引導幼兒學習榜樣以規(guī)范幼兒行為,從而達成管理目的的方法。教師要及時鼓勵表揚做的對的幼兒,這樣無形中給其他幼兒樹立了榜樣,教師還可以通過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讓幼兒學習故事里主人公的正確行為。
總之,班級管理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shù),更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幼兒園教師和管理者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育理念指導下,不斷的探索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新思路,提升幼兒園班級管理品質(zhì),不斷的優(yōu)化幼兒園管理,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實現(xiàn)幼兒園教育目標。
六、結(jié)論
通過對包頭市九原區(qū)幼兒園小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調(diào)查,具體存在問題如下:
。1)教師的的自身素質(zhì)沒有達到要求
(2)在班級管理中理論與實際相脫節(jié)
。3)重教輕保現(xiàn)象嚴重
。4)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薄弱
(5)師幼互動少
但是總體來看,大部分小班班級管理呈現(xiàn)良好的狀態(tài),教師基本能夠結(jié)合幼兒園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組織教育教學活動,但是小班班級中保育方面比較薄弱,保育員的素質(zhì)低,沒有專業(yè)的知識技能,導致班級重教輕保的現(xiàn)象。
七、改進建議
本研究還存在很多的不足,首先,研究采用的是自編問卷,設計的問題比較淺,欠缺科學性、嚴謹性。因此,研究結(jié)果受到了限制,只能反應表面的問題,不能深入的對小班班級管理問題進行調(diào)查。最后,研究的時間也不長,資料搜集還不夠豐富,并不能反應出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叢中笑.幼兒園管理[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1999.8
[2]鐘鳴.幼兒園班級管理的策略研究[D].2010.5
[3]王愛平.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1(5)
[4]姚春香.幼兒園班級管理實踐與感悟[J].考試周刊,2010(35)
[5]林萍萍.小班班主任的必修課[J].教育教學論壇,2011(17)
[6]朱雅萍.接孩子拋過來的球--教師的有效回應與幼兒探索興趣的培養(yǎng)[J].學前教育,2010(11)
[7]劉靜.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創(chuàng)新,2009(12)
[8]周潔.用心成就良好的班級常規(guī)[J].讀書與雜志,2011(6)
[9]江玉芳.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J].中國教師·中小學教育,2007(179)
[10]鄭三元.幼兒園常規(guī)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幼教博覽,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