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開放區(qū)域活動,鼓勵幼兒講得更好《綱要》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具有特殊意義。"較為統(tǒng)一的集體活動或稍有層次的小組活動都不能為他們提供最適宜的語言操作機會。而在區(qū)域活動中,教師處于隱性地位,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的相互溝通,相互學習,相互交流,都要運用語言。所以我們注重為幼兒提供適合的、感興趣的區(qū)域材料,讓幼兒在自由選擇、自由操作、自由探索中獲得發(fā)展,區(qū)域活動的開放性和自主性給了幼兒一個屬于自己的、沒有壓力的、輕松愉快的語言運用和語言創(chuàng)造的空間,彌補了正規(guī)性語言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打破了各領域的界限,在合作、交流、操作過程相應的各方面能力得到發(fā)展,從而也進一步推動了語言的發(fā)展。
如,在開展《可愛的動物》主題時,我們在"科學區(qū)"提供了西瓜蟲、蝸牛、螞蟻、蚯蚓、蝴蝶等小昆蟲的圖片、標本和實物,幼兒的興趣非常濃厚,仔細觀察著它們的外形,我們及時引導幼兒用語言來描述,有的說:"西瓜蟲能把身體卷起來,就象一個西瓜。"有的說:"蝸牛的身體很軟,背上有殼,它能把身體藏到殼里。"有的說:"蚯蚓生活在泥土里,它的身體黑黑的。"還有的說:"螞蟻爬得很快,而且經常會有很多螞蟻一起出來找東西吃。"……后來,幼兒還把自己家中的小動物帶到了幼兒園,我們把那些小動物都放到了"自然區(qū)",鼓勵他們每天去看看它們,給它們喂實物,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再如,我們在"語言區(qū)"投放了一個塑料泡沫制成的電視機,并且屏幕可轉動,變換畫面,幼兒都爭著去當節(jié)目主持人;在"表演區(qū)"我們與幼兒一起制作了指偶,鼓勵幼兒把有意識的語言教學用幼兒無意識的方式、感興趣的方式表演出來,邊演邊講。
總之,幼兒在做每一項工作時,都是邊操作邊講,相應地豐富了幼兒的詞匯,大部分幼兒講得越來越好,幼兒講的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五、與家長相互協(xié)作,共同促進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家庭是幼兒獲得和發(fā)展言語能力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語言教師。我們是農村幼兒園,我們的幼兒和城市里的幼兒相比,幼兒詞匯的運用能力相對差些,往往出現(xiàn)想說又說不出來的現(xiàn)象,而家長又不夠重視。所以,我們向家長提出了我們的想法,希望家長共同配合來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要求家長在家與孩子一起看電視,一起玩,一起學習,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主動與孩子交談,并且節(jié)假日盡可能地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觀察、探索。我們告訴家長:多觀察了才能擴大幼兒眼界,從而增長知識,也才能豐富幼兒語言的內容,幼兒說起話來就會"言之有物"。許多家長都樂意地接受了,他們會帶孩子經常逛書店、商場和公園,走進大自然,幼兒的語言水平得到了潛移默化的發(fā)展。
每一位教師、每一個跟兒童有接觸的人,都是在進行語言教學,幼兒的一切活動,幼兒在每時每刻,也都是在上語言課,我們必須善于發(fā)現(xiàn),及時鼓勵引導幼兒,讓他們越來越想講,越來越愛講,多渠道促進幼兒的語言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