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發(fā)生產后便秘的幾率很高,除了選擇用飲食調理,為了快速治療便秘,或者是便秘嚴重的情況下,部分產婦也會選擇通過藥物進行調理。不過,產后媽媽由于哺乳的需要,在進行藥物調理時一定要謹慎。
產婦產后需防便秘收盆底
醫(yī)學上認為,一周排便次數(shù)少于3次,每天排便量少于35克、糞便干結、排便費力、排便時肛門直腸阻塞感以及排便不盡等,就是便秘。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要6個月以上。從臨床來看,10個產婦中,肯定有4到5人因為各種原因出現(xiàn)便秘,甚至是慢性便秘。
除了便秘的問題,這些女性產后往往盆底功能障礙,性生活質量低下。在歐美國家,產后42天的婦女,就要開始常規(guī)盆底肌肉訓練,以減少盆腔器官脫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fā)生。專家建議。產后坐月子不但要收身,也要收收“盆底”。常規(guī)盆底肌肉訓練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產婦便秘用藥物調理要謹慎
產婦的激素分泌增加,會使胃腸道平滑肌松弛,蠕動減緩,導致大腸對水分的吸收增加,糞便變硬,排便不暢。同時,產婦的運動量越來越少,消化能力也會跟著減弱,易造成便秘。對于產婦來說,飲食調理是最安全的解“秘”方法。在適當運動的前提下,加速胃蠕動也是解決孕產婦便秘的方法。
產后因為哺乳的原因,對產婦便秘的治療有限制。腹瀉的藥物對寶寶是有影響的,所以是不建議產婦用的。如果產婦便秘嚴重的話,也可以用開塞露,具體的藥物調理建議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