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生產完后最重要的就是坐月子了,月子做的好不好直接關系到以后的身體健康,所以在坐月子的時候,家里的長輩一般都會給講很多,例如不能洗澡、不能開窗、不能開空調、多喝雞湯等等。這些都是比較老的觀念,其實很多都是錯誤的。產婦在坐月子期間不能吃太多油膩的食物,要不然很容易導致堵奶,堵奶是非常痛苦的,還會引起發(fā)燒。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介紹一下,如何科學做月子?月子期間飲食注意什么?
產后要如何正確科學坐月子?
1、保持會陰清潔
每天要用溫水清洗會陰,保持外陰干燥才能促進傷口愈合。而且要勤洗勤換內褲,將內褲放在太陽底下暴曬能殺菌。
2、多觀察傷口
要多觀察側切或者腹部傷口,在發(fā)現(xiàn)滲血疼痛等反應時需及時就醫(yī)。
3、洗澡時間不能過長
雖然在產后可以洗澡,但每次洗澡時間不能過長,而且洗澡后要及時擦干身體吹干頭發(fā),避免身體著涼。
坐月子期間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禁食寒涼、辛辣。產后多虛多瘀,應禁食生冷、寒涼之品。生冷多傷胃,寒涼則血凝,惡露不下,會引起產后腹痛、身痛等諸多疾病。產后失血傷津,多陰虛內熱,故蔥、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如果進食辛辣的食物,不僅容易引起便秘、痔瘡等,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
二、產后飲食不宜大補。和動物的生育一樣,人類在妊娠期間已經為日后生產作好了準備。滋補過量的產婦易患肥胖癥,從而引發(fā)多種疾病。產婦肥胖還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終導致嬰兒的肥胖或腹瀉。
三、蔬菜、水果不可少。對于蔬菜和水果,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二者“水氣大”,吃了會傷身體,殊不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補充肉、蛋類所缺乏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還可以促進食欲,幫助消化及排便,防止產后便秘的發(fā)生。
四、中藥食療也要對癥,不可自行亂補。專家認為,身體正常的產婦不需要藥物進補,可針對癥狀用些中藥,配合食療調理。如缺奶可用王不留、通草、豬蹄、桔梗等以通經下乳;產后腹痛、便秘可酌加當歸、桃仁、核桃仁、黃酒以活血化淤,潤腸通便。
總的來講,坐月子是女性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所以坐月子期間不要在相信以前的老觀念了,科學坐月子才是對產婦最好的。另外在出月子后要及時到醫(yī)院做相關檢查,了解身體恢復程度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避免留下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