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不重視讓孩子做家務,還有些家長怕孩子做家務會影響學習,這是件很嚴重的事情,因為,你的嬌寵,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反觀西方人的孩子,他們在家務中與孩子同樂,逐漸培養(yǎng)了孩子的家庭觀念,理解勞動的意義,獲益匪淺。
事實上,引導孩子從事家務,不在于孩子干活輕重多少,而在于孩子的參與過程。孩子所干的事情,在成人眼里雖是些微不足道的簡單家務勞動,如整理報紙、參與家庭購物、擦擦桌子等等,但對孩子來說卻意義重大。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不僅可掌握一些簡單的家務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而且有利于責任心和義務感的培養(yǎng)。因此,家長應重視利用家務勞動對孩子進行教育。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做家務呢?應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身體狀況,給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一般來說,三四歲的孩子可以做一些如整理報紙、給下班的爸爸媽媽拿拖鞋等簡單的勞動,但重點是讓孩子觀察成人的勞動和勞動成果,如媽媽做的可口飯菜、爸爸拖干凈的地板等,啟發(fā)孩子干家務的欲望。四五歲的孩子可做一些較為固定的家務,如打掃房間時讓他抹桌椅、吃飯時讓他收放餐具等,使孩子逐步意識到自己在做有益的事情。五六歲的孩子勞動技能有較大提高,可讓他們獨立完成一些家務活,如洗碗筷、倒垃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