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暢:是,從小就干涉太多,小時在奶奶家住,老人護著孩子多,后面我們也就總怕他危險。
楊永龍:要耐心對待孩子,降低要求標準。如要求孩子有禮貌、大方,但某一次孩子沒有做到,我們不能強迫他做甚至責罵他,而是希望他下一次做到。對于孩子的畏縮行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說話聲音太小等,我們要盡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強烈的反應(yīng),同時,要及時稱贊孩子微小的進步。
舒暢:所以總的來說問題是出在家長身上了。我們要認真反思。是,這些真是沒做好。
有一次我接他,遇到同學,同學喊他名字,他就不理,好像很緊張的樣子,我讓他叫,他還是沒有,我就急了,把他書包扔在地上了,結(jié)果孩子哭。
楊永龍: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不使用如“小朋友欺負你沒有”、“老師今天批評你了嗎”等語言,避免孩子在心理上總處于弱者或被動地位。平時我們要常給孩子列舉一些他的“勇敢”行為,如打針沒有哭或僅哭了一小會兒,能從高臺階上跳下來,能大聲說話、承認錯誤等等。
舒暢:有時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了,為什么他就會表現(xiàn)成這樣,不理解。哦哦,老師您說的不使用,正是我常常使用的。因為他不說幼兒園的事,我又想知道,就這樣問了。
楊永龍:是啊,這些問題對于大人來說是太簡單了,而對于孩子卻是大問題,所以我們要蹲下身了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看問題舒暢:唉,真是慚愧。問法都是有問題的,就這樣一天天積累造成孩子現(xiàn)在情況了。問題出在大人身人。從幼兒園回來我第一句話就問他開不開心,他就開心,完了就什么也不說了,我就會問他有沒有被人欺負什么的。如果他愛講我也不會問了。方法用錯了。
楊永龍:是啊,問題出在大人身上,而表現(xiàn)卻在孩子身上舒暢:老師能推薦我一本書看嗎?
楊永龍:《培養(yǎng)優(yōu)秀孩子的8個錦囊》作者:陳新峰;《打罵教不出好孩子》(最新版父母培養(yǎng)優(yōu)秀孩子的必備教子書)作者:朱俊青;《培養(yǎng)優(yōu)秀孩子就這么簡單》作者: 劉敏華;《培養(yǎng)優(yōu)秀孩子36堂課》編者:江南雨等。
舒暢: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