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看到人家的同齡寶寶都長出了好幾顆小乳牙,為何自己家的寶寶口腔一直處于靜止狀態(tài),好像沒有要長牙的現(xiàn)象呢?
所以很是焦急,害怕寶寶是不是有什么問題。有時候寶寶出牙一定程度上還能反映孩子的健康情況,下面帶著寶媽們一起來了解下造成寶寶長牙慢的原因有哪些?
乳牙是幼兒的咀嚼器官,咀嚼功能刺激可促進頜骨和牙弓的發(fā)育,而保持頜骨和牙弓的正常發(fā)育是恒牙能夠正常排列的一個重要條件。但乳牙的發(fā)育和鈣化受母體的健康狀況如營養(yǎng)、遺傳等因素的直接影響,恒牙的鈣化和發(fā)育則主要在嬰幼兒時期。
飲食中的無機鹽類、維生素類,飲用水中的微量元素如氟等都與牙齒發(fā)育有密切關系。乳牙保護不好,齲壞過早脫落,則往往使萌出恒牙排列不齊,甚至造成牙齒畸形,這不但影響咀嚼功能,造成飲食不便,同時還會影響一個人的面容。
寶寶長牙慢的原因
1.先天遺傳
幼兒長牙較慢的主要原因來自遺傳,包括家庭病史、種族等,甚至連性別也會有所差異。根據多數研究報告來看,女孩的長牙時間會比男孩早一些。
2.后天環(huán)境
除了先天遺傳因素之外,后天環(huán)境也可能間接造成長牙緩慢。就拿早產兒來說,他的長牙時間就必須先扣除早產時間,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比較準確。如果是胎齡30周就出生的早產兒,那么長出第一顆牙的時間就必須延后10周(通常是出生后6~8個月時)。另外,凡是出生體重過輕的嬰兒,也很可能出現(xiàn)長牙較慢的問題。
3.外傷與感染
如果孩子的乳牙出現(xiàn)高低不一的情況,則很有可能是牙齒受到過外力撞擊,導致與牙齒相連的韌帶壞死,而以新生骨頭取代(骨粘連),從外觀看來只是某顆牙齒生長較慢,實際上卻會影響到恒牙的萌發(fā)。
如果幼兒乳牙提早喪失,牙齦表面便會生成結締組織,一旦恒牙此時還未充分成長,就會受到壓迫而導致恒牙出牙較慢。另外,有時幼兒所服用的藥物會讓牙齦增厚,牙齒不易冒出,也會讓父母產生長牙較慢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