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四五個月,家長就要開始琢磨輔食問題了,添加輔食讓許多新手寶媽頭疼不已,因為寶寶腸胃脆弱,如果添加的方法有誤,寶寶很容易便秘、拉肚子甚至還會引發(fā)過敏等皮膚問題。
那么如何規(guī)避那些輔食添加誤區(qū)?
究竟為什么要給寶寶加輔食?
其實,主要關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寶寶長大了,僅僅依靠母乳或者配方奶不足以滿足生長需求了,需要額外補充營養(yǎng);另一方面是為了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和讓寶寶腸胃逐漸適應其他食物。
輔食不是為了添加而添加!
先添加蛋黃的觀念早已在我國老一輩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有的媽媽看到別人家的寶寶已經(jīng)能吃蛋黃了,自家寶寶還不加的話,仿佛就要輸在起跑線了!
其實,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fā)育速度,不能過多的做對比。輔食的添加也應該是為了滿足營養(yǎng)需求而添加的。另外,過早地給寶寶吃雞蛋,吸收效率不高,還有可能增加致敏率。
到底該如何給寶寶加輔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添加時間
很多家長都覺得吃配方奶應該比吃母乳要更早添加輔食,其實當寶寶可以扶坐、靠坐,對大人吃的飯有濃厚興趣時,就可以嘗試給寶寶添加輔食了。但每個寶寶都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輔食的添加原則是不能早于四個月,晚過八個月!
添加順序
大多數(shù)媽媽都覺得輔食從6個月到12個月,都是“一灘爛泥”,其實不然!輔食過于細軟,會導致寶寶咀嚼障礙和語言能力障礙。一歲后,寶寶很多發(fā)育不良都和輔食添加不當有關。
滿6個月的寶寶進食輔食處于直接吞咽期,只能給寶寶喂食泥糊狀食物,還要注意是從稀到稠的過程。這期間的輔食可以是:強化鐵米粉、蛋黃泥、菜泥和果泥等。(注意:寶寶6個月左右,母乳中的鐵不能滿足寶寶需求,寶寶體內容易缺鐵,所以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須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
7~9個月的寶寶就進入到了舌碾期,他會通過舌頭碾壓食物后再吞咽。這期間的輔食可以是略帶顆粒的軟爛食物:肉泥、魚泥、蝦泥、肝泥、稠粥、煮爛的面條、菜末、肉末、碎軟水果等。
10~12個月的寶寶逐漸學會了咀嚼,進入咀嚼期,就可以食用軟爛的固體食物啦:軟飯、饅頭片、小包子、小餃子、小餛飩、水果塊、碎菜等。
寶寶添加輔食了,奶該怎么吃?
很多家長認為添加了輔食之后,奶就沒那么重要了,甚至有些寶寶在一歲半時就幾乎不再喝奶,其實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3歲前的寶寶,每天至少三分之一的能量是通過奶來獲取的。
雖然寶寶添加了輔食,但6~12個月的寶寶每天還是要保證800ml的奶量。
1歲到3歲的寶寶也要每天500ml的奶量。
用奶沖米粉,這樣真的好嗎?
米粉的包裝上,都會標明可以用奶或水來沖調。很多家長覺得米粉沒有任何味道,用奶來沖調,可能寶寶更容易接受。
其實從吸收率的角度考慮,奶粉和米粉最好別長期混合在一起。尤其是嬰兒配方奶粉,最好是單獨給寶寶添加。否則營養(yǎng)成分重疊會阻礙吸收。但是剛添加輔食的寶寶,可以在沖米粉的時候少放點奶粉,有奶的味道寶寶更愿意接受(高蛋白的米粉不建議用奶沖調)。
寶寶吃鹽過量能致命,那該吃多少?
雖然大家都知道一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吃鹽,但因為攝入鹽過量導致寶寶脫水死亡的新聞還是不斷出現(xiàn)。
未滿一歲的寶寶吃鹽危害多多,不僅會嚴重增加腎臟、心臟的負擔,影響對鈣和鋅的吸收,還會使寶寶在口味上有所挑剔,日后養(yǎng)成挑食的毛病。甚至會提高成人之后患高血壓和心血管病的幾率。
1歲以后寶寶每日能吃多少鹽
1~2歲寶寶,每日攝入鹽不超過1g
2~3歲寶寶,每日攝入鹽不超過1.5g
3~6歲寶寶,每日攝入鹽不超過2.3g
寶寶不愛吃米粉,咋辦?咋辦?
寶寶到了輔食添加期,卻不愛吃米粉,讓很多家長都苦惱不已,生怕耽誤了寶寶的發(fā)育。
其實寶寶把喂進去的米粉吐出來,不是不愛吃,而是因為舌頭的挺舌反射還沒有消失。
有的寶寶會在吞咽時出現(xiàn)干嘔的表現(xiàn),不是不適應米粉,而是因為寶寶的吞咽動作還不協(xié)調的緣故。另外已經(jīng)習慣液體食物的寶寶,對于添加新食物會產(chǎn)生心理上的“恐新”現(xiàn)象,這是很正常的,經(jīng)過數(shù)天就可以消除,家長們需要耐心的少量多次喂食,直到寶寶逐漸適應這種新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