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以后,媽媽們每天最關(guān)心的就是寶寶吃得好不好,排便是否正常。當寶寶2~3天未解大便時,媽媽們就懷疑寶寶患有便秘,匆匆忙忙帶他去醫(yī)院治療。
一般來說,當糞便在結(jié)腸內(nèi)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過量吸收時,會變得干燥、堅硬、量少、呈栗子狀,造成每隔2~3天或更久排便1次,稱為便秘。但是,有些嬰兒習慣于每隔2~3天排便1次,大便又不硬,排便也無困難,則不能當便秘處理。
專家指出,有相當一部分呼吸道疾病是因為大便不通暢所致。腸胃有病會影響肺部功能,而便秘會使病毒長時間滯留在腸胃,使感冒病情出現(xiàn)反復和加重。
專家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便秘一方面會使病毒長時間滯留腸胃,使感冒容易反復發(fā)作并加重,另一方面還會引發(fā)腸套疊、腸梗阻等急腹癥。專家提醒父母,預防孩子反復感冒要注意為他們節(jié)制飲食。在實際生活中,父母不必擔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飽,其實孩子很容易因為吃得太多而形成食積便秘。同時,父母還應為孩子選擇適當和適量的飲食,避免“美食”副作用,使腸蠕動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同樣也可減少孩子患上感冒的機會。
那么,究竟在日常生活中,有那些因素會容易導致寶寶經(jīng)常性便秘呢?
1、飲食不足或喂養(yǎng)不當
人工喂養(yǎng)的嬰兒,其食物中蛋白質(zhì)含量過多,加上平時飲水少,或者突然改變飲食習慣,都會引起便秘。
2、局部因素
常見的有肛門周圍的感染、肛裂等。因排便時出現(xiàn)疼痛而造成排便困難。
3、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等
因為腹壁或腸壁肌肉張力低下,腸蠕動慢,引起排便困難。
4、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巨結(jié)腸、肛門狹窄等。前者多表現(xiàn)為出生時胎糞24小時后才排出,完全排盡超過二天,有膽汁樣的嘔吐,腹脹,以后大便干結(jié),需要用灌腸、開塞露或腹瀉劑治療。后者主要是肛門口狹窄,不能使大便通過,經(jīng)擴肛后可好轉(zhuǎn)。
根據(jù)以上四個原因,媽媽們可以作相應的處理。由于飲食不當引起排便困難的嬰兒,可喂些果汁、菜湯,平時多喝些開水,用米湯沖稀牛奶或者加些蜂蜜,這樣大便就能變軟,易于排出。如果仍排便困難,可用肥皂頭塞入肛門口,刺激其產(chǎn)生便意,促進排便。如再不見效,可用開塞露或緩瀉劑,但這只能作為臨時的措施。一般來講,要使寶寶排便通暢,應培養(yǎng)其良好的飲食及定時排便的習慣,并鼓勵其多活動,增加腸蠕動。如有肛周感染及肛裂,可局部用高錳酸鉀坐浴,再加上應用抗生素。至于腸道畸形所造成的排便困難,應去?漆t(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