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會給未來更高級的教育打下基礎,所以良好的幼兒教育對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1.重新認識孩子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首先就要學會重新認識孩子。沒有孩子是完美的,孩子也不是父母的愿望寄托體、不是用來攀比的工具。
現在的孩子都生活在信息時代中,和父母所在的時代用著完全不同的各種設備設施,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感受,家長們要學會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2.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變化
不要認為孩子的表現已經定型。當前的表現,只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他還會不斷地成長。
3、能夠相互了解
有些家長們因為工作,經常很忙,很少和孩子聊天,只是一味地認為給予好的物質生活就是對他們的愛。其實,家長與孩子能夠相互了解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家長們應學會適當向孩子示弱,向孩子敞開心扉,與孩子進行平等的討論,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角。
4.不要和別的孩子作比較
家長不要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作比較。自家的孩子只要按照自己的個性發(fā)展就非常令人滿意了。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家長要相信,只要孩子能發(fā)展自己的特長,在自己專長的領域具有一技之長,就可以成長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5. 敢于向孩子承認錯誤
當父母失去了孩子的信任時,家長的話也會沒有了權威性,孩子也不再愿意聽父母的安排。所以當家長犯錯誤時,要適當地傾聽孩子提出的建議或批評,而且態(tài)度要誠懇,并勇于承認錯誤或接受建議,以贏得孩子的信任。家長要放低身段,嘗試著和孩子做朋友。
6.讓孩子濃會獨立,自主
尊重他們的各種需要,尊重他們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們商量,多聽他們的意見,允許他們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容忍孩子有和父母不同的見解。放手讓孩子接觸社會生活,讓他們在社會中經受磨練,增長才干,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7.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與人分享
歲的孩子較之小班階段,合作意識開始萌芽,有了與人合作的傾向,小班的孩子在游戲時,都是各玩各的,我們給孩子投放材料時往往要達到一人一份,為什么呢?因為在這個年齡段,孩子處于一種獨自游戲的階段,不會與人商量,不會與人合作。而到了中班,孩子就會把各自的玩具放在一起進行構建或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在這個階段,是合作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在家里,也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合作游戲的條件。如母子共同做一件事情,鼓勵孩子和鄰居家的小朋友一起游戲,分享禮物,分享合作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