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我曾經(jīng)送給個名字叫“野馬”,他每天來幼兒園好象就是為了玩那輛三輪滑翔車。只要我們一不留神,他準(zhǔn)不見了,而且只要在場地上一找準(zhǔn)能找到:在玩車。在一次午時的運(yùn)動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玩著套圈:開車、“穿衣服”、烏龜爬等,玩得很高興。忽然,有孩子過來對我說:“老師:這里有只鞋子!”原來楊杰不改陋習(xí),赤著腳板走在地毯上,而孩子們,雖然向我報告楊杰的隨意,但是他們卻露出羨慕的眼光。我就及時的抓住孩子當(dāng)時的興趣點,將生活和運(yùn)動有機(jī)的整合,帶孩子一起脫掉鞋子,兩只鞋子排排放,兩個好朋友在一起,然后赤著腳,一起走在我們的塑膠地毯上,“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蹲一下!”孩子們象我一樣,邊做動作邊說“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蹲一下!”孩子們一邊學(xué)著老師的樣子,一邊哈哈笑著,他們是多么開心啊,就連我們的楊杰也緊緊地圍繞在我的身邊和我一起玩著,沒有象以前那樣單獨行動。九月的陽光好象故意跟我們過不去,孩子們只一會兒就玩熱了,于是我又帶孩子們來到樹蔭下乘涼,也許是玩累了,又或許是他感覺到我們已經(jīng)是朋友了,所以他溫順地依畏在我的身邊,不再散漫的走開。
游戲篇
今天沈嘉偉小朋友拿來了一輛小轎車的玩具,一早在小伙伴面前演示著這玩具怎么玩的,看得小朋友們心里癢癢的,特別是楊杰,他真想自己玩一下?墒巧蚣蝹ブ皇墙o大家看,絲毫都不讓大家碰一下。角色游戲要開始了,我說:“把自己的玩具先放好,我們現(xiàn)在要玩角色游戲了。”只見那位小朋友往玩具箱慢慢得挪過去,過了好久,他終于把那個玩具放在里邊回到老師的身邊了。然而就在他放玩具后,我們的楊杰悄悄地溜到玩具箱旁邊,那位小朋友忽然哭起來:“老師,楊杰要拿我的玩具的!”我終于知道了,我們班級為什么許多小朋友不愿意把玩具放到玩具箱里的原因之一就是:玩具會在不受自己控制的情況下會被楊杰拿到自己的手中。我就零時改變了計劃,我問沈嘉偉:“你愿意把玩具借給楊杰玩嗎?”沈嘉偉點點頭說:“愿意的。”我就請楊杰向沈嘉偉提出借玩具的要求,而我們的沈嘉偉也欣然同意了。于是我們的楊杰終于漸漸地知道了:想要玩別人的玩具時,要先得到別人的同意。只要說了,別人就有可能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借給你玩了!否則別人會不開心的哦!我想這也是我作為一個老師應(yīng)該幫助孩子知道的。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誰都知道我們的工作是瑣碎的,成績在孩子身上一時是看不出什么的,我們在他們的成長歷程中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車站,但是我相信,當(dāng)我們的孩子回首往事時,我們這一站臺是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