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合拍。
-直到今天為止,我們的教員們仍一味在其幼兒園設計中添置撤離通道、有各色燈光提示的安全樓層、自動報警的凹地,香味房間,小軟墊……撫慰式教學,課余生活的教學。反之:無人關心孩子們在寫作臺,工作桌,以及實驗臺所能從事的探究和發(fā)明活動——藍圖里沒有留出這些空間。
事實上,童年是通過游戲來獲取知識和能力的時代。堅持不懈地奪取陣地,擴展地盤,心中的世界日漸膨脹: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孩子在發(fā)現(xiàn)過程中的愉悅感,并幫助他們去了解生活五光十色的可能性,差異就是其中一個了解渠道:不同的家庭傳統(tǒng),文字,意見,親友關系,聲響,香味,溫度等等。
入學前的幾年實際上是絕好的學習時期,孩子可以在這個時候發(fā)展自己對世界的認知。然而,孩子所面對的世界不應是一個既成事實,而應是一塊神奇的新大陸。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在于讓孩子去自行體驗這種所謂的世界認知。例如,與他們一起作一次月光漫步,而不是自始至終去同一個游戲場所;向他們傳授談話的藝術和技巧(嘗試勸阻別人,進行討論,學習在一個集體中表達自己的觀點),親身試驗:船在何種情況下會沉入水中?
-對于學前兒童來說,幼兒園是理想的教育基地:根據(jù)PISA調查結果,化學、數(shù)學和物理都是德國學生的弱項,但幼兒園使得兒童能及早接觸這些問題:如夾核桃過程中的杠桿定律,用鹽量中的集合理論等。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認真投入的家長外,我們的幼兒園和學前班也需要受過培訓、雄心勃勃的教員們。如果我們的教員自身對自然科學都只是一知半解的話,孩子們的學習欲望又怎能得到滿足呢?
PISA成績還表明,德國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所不足,而這一項與數(shù)學成績頗有關聯(lián)。目前人們在這一方面所做甚微,作者的意見是,“任何一個托兒所、幼兒園都必須掛上大字體的標語,每個孩子的相片,用粗體數(shù)字標出每個人的生日,安排個人信箱,圖書館的隔間,以及私人寫作桌。”
-我們的努力最晚要從幼兒園時代開始。孩子要從早年開始與專家進行接觸。通過親身實驗,孩子們得以真正領會自然科學中的技術奧妙,他們置身于藝術家、木工、工程師、建筑師中間,從而可以學習搭建,開始自己的發(fā)現(xiàn)、發(fā)明之旅。孩子們會珍惜自己的努力成果,也能夠通過群體間的對比作出評估:這個我做得不錯,那個只是一般般而已。就此種幼年期的教育,借助著這種自我價值感,孩子漸漸開始獨立,并開始意識到自己的位置。
正確培養(yǎng)、培訓教育家,打造適于兒童成長的場所和學校,進行教學規(guī)劃,讓孩子們對學習產生興趣,對我們的世界滿懷好奇,這些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