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正在傳遞什么或沒有傳遞什么,而且力圖告訴母親一些事情,假如她肯聽的話。
芝加哥大學兒童精神病學系貝內特?列文給博士說:“現(xiàn)在我們知道,在生命的頭一年里嬰兒是好學生,也是好老師。只是得有人同他們交互活動,有時是很多能力的嬰兒卻遇上了非常無能的父母!
缺乏感情的相互作用的一個早期和重要癥狀是母親和嬰兒長期缺乏相互對視。美國國際心理保健協(xié)會臨床嬰兒研究分會主任斯坦利?格林斯潘博士制做了這類安例的錄象磁帶。有一個叫阿曼達的四個月的女嬰,扭過頭去,總是表現(xiàn)出格林斯潘稱作“積極的對人類世界的回避!边@也難怪。阿曼達的母親是單身一人并且遭受著極大的壓抑帶著她的。
格林斯潘和他的治療家們,對阿曼達和她的母親進行了特殊的訓練以期幫助減輕阿曼達的不安。四個月以后兩個人都有了好轉。八個月以后錄象磁帶顯示嬰兒向著她母親歡叫。格林斯潘頗為滿意地說:“阿曼達顯示出她應付困難的手段比她母親還強。”
許多現(xiàn)代研究如此詳盡地為父母提供了材料以至于做父母的已經懂得--是否由于本能或者出自常識--嬰兒需要愛并能報之以愛;已經懂得據(jù)此初步地給予激勵和訓練。這一研究不僅證明了這種需要的重要性,而且證明了當這種需要得過且過到答復時就可能被毀壞。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生孩子仍舊是信仰活動。它代表對未來美好事物的信心,不單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世界。這也是無數(shù)嬰兒研究者共同具有的信仰。
劉易斯?米切爾說:“我們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好的、擁有更健康、更幸福、更歡樂的孩子們的社會嗎?答案是肯定的!痹诜置涞乃查g,當一個又小、又黑、又潮濕的腦袋探出而進入世界時,每一個嬰兒都實現(xiàn)著這種信念,然后才發(fā)出第一聲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