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是逃不掉這一天,需要認真思考類似以上的種種問題——當初那團粉粉嫩嫩、趴在自己胸前咂嘴巴的小東西,不過就是在轉眼之間,就神奇地越長越大,越長越大,一直大到你不得不嚴肅對待他們的性別特征。
這種轉變,在英文的表達方式中體現得更為明顯——在英美語系的國家和地區(qū)中,人們在語言交流中使用不含性別色彩的“it”,來指代搖籃里的嬰兒。等到孩子直立行走、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比如喝水、吃飯、大小便)之后,就開始使用“he”和“she”來分別稱呼女童和男童。也就意味著從這個時期起,大家就開始把孩子當作一個有性別的“準成年人”來對待了。
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呈現給孩子身為一個“男人”或“女人”符合社會期待的生活方式,爸爸媽媽應該如何迎接這一教育的挑戰(zhàn)?
我們不妨反過來,從孩子的角度開始探索
一般來說,在孩子3歲以前,整個世界似乎就由兩個人,或者說兩種人組成——“我自己”和“別人”。到了3歲之后,孩子們開始逐漸地發(fā)現:哦,原來這世界上的人和人還是不一樣的,而其中最顯著的一種差異,就是有一部分人叫做“男人”,而另一部分人叫做“女人”。繼而,他們開始思考自己屬于哪一類。
但是,如果這時有人蹲下身子去問孩子:“你知道應該怎樣去做一個男人或者女人嗎?”一定不會有孩子可以清晰地做出回答。其實我們自己同樣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在成長的每一天,耳濡目染地從身邊的人們那里,無意識地學會了如何作一個符合社會規(guī)范和社會期待的男人或者女人。這種社會化信息的習得,一方面來源于孩子對爸爸媽媽之間互動方式的觀察和理解,另一方面,來源于孩子在父母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方法中的經驗積累。
問題的關鍵,似乎卡在“性別”與“性”之間
為什么有關性別的話題,對于絕大多數的家長來說,就要比星星月亮、狗熊大象之類的問題更加無所適從、難以開口呢?
問題的關鍵,似乎就卡在“性別”與“性”之間的關聯之上。
我們經常會以成年人的“小人”之心,去度孩子們的“君子”之腹。好像只要談到“男人”和“女人”,就會以超越光電的速度聯想到男女之事,F代文明對于性事的恥感,常常讓我們不加選擇地泛化到各種與身體、性別有關的話題之上?墒菍τ诤⒆觼碚f,整個外部世界都是他們積極探索的對象,而人又是這個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人的話題,怎么能不被他們覺察和關注呢?
所以,各位年輕的爸爸媽媽,請暫時收起你們的尷尬,認真回答孩子們有關男人、女人的各種提問吧。告訴他們,因為男人的力氣更大,所以家里的重活是留給爸爸做的,而女生的手指更靈巧,所以你的小襪子上的破洞,都是由媽媽替你修好的。至于身體,心理學家一般會建議在孩子3歲以前,可以分別和爸爸、媽媽同浴。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們需要知道,男人和女人的身體都是什么樣子的!
用行動幫助孩子理解隱私的概念
孩子們需要認識這個世界,不僅是要掌握例如“男人、女人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自然知識,同時也要了解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的社會規(guī)則。所以,我們也必須讓孩子在適當的時期(在我國,這個階段是指孩子上學之前),弄清楚有關兩性之間的禁忌與要求,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自己的性別角色。
首要的一點,就是幫助孩子理解“隱私”的概念。西方的心理學家會主張說,在孩子3歲之后,異性父母就需要注意在孩子面前保持隱私的距離。具體的方法也很好掌握,就是“參考我們自己在其他非伴侶的異性面前如何表現”就足夠了。
比如,媽媽不會在其他異性家庭成員面前只穿胸衣,那么在兒子面前也就別這么做。爸爸不會在鄰居的女主人面前上廁所不關門,那么在女兒身邊也要注意。另外,至于能不能親嘴唇的問題,西方的態(tài)度是堅決不,因為在他們的文化中,嘴唇的功能除了進食(包括喝奶)和說話、唱歌之外,已經包含了很濃厚的性的意味。
說了半天外國的,我們還得回到中國的實情。畢竟,目前在我們的生活中,從一出生就讓孩子自己睡一個房間的家庭還是很稀少的,孩子和爸媽一同睡到上小學的情況比比皆是。所以,很多照本宣科的西方教材,生硬地拿過來讓我們學習,常常都會讓很多人覺得不舒服。而且中國人的傳統(tǒng)文化,也的確有無限期延伸孩子的兒童期的傾向(我身邊就有很多北方姑娘,一直等到出嫁以后,才開始回避在爸爸面前換衣服。)
所以,我們的爸爸媽媽們,也沒必要一定追問應該在孩子四歲還是五歲時分床,倒是不妨更多地問問自己:你愿意什么時候把孩子當作一個“有性別”的人來對待?(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說你可以等到孩子18歲還幫助他或者她擦屁股。)小學之前,差不多就是時間底線了。到了那時,如果父母還不肯認真對待的孩子的性別,外在環(huán)境也會這樣要求他。家里家外如果差異太大,就比較考驗孩子的適應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