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這么看:
夏玉華:我認為,家長的表揚夸獎必須實事求是。也就是說,孩子做了好事,有了進步,取得了成績時,一定給予表揚鼓勵,讓孩子會懂得付出努力才會得到認可,得到認可是快樂的事。但是,不合適宜的夸獎容易導致孩子的虛榮心,只愿意聽表揚的話,聽不得批評指責,會消弱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爸媽更不能在孩子什么也不做或做錯了事情時,隨意把“你真棒”當成口頭語賜給孩子,這樣容易導致孩子不辨是非,不求進取,不負責任,久之,會影響孩子良好品格的培養(yǎng)。
吳純(家庭教育指導師):家長的夸獎最好對事不對人。在夸獎孩子時說得越細越好,而不是統(tǒng)統(tǒng)只用一句“你真棒”來概括。比如,孩子在畫畫時,你可以說:“寶寶,你將這兩條線畫得很直,太棒了。”“你畫得太逼真了,小雞就像真的一樣。”這樣具體的夸獎,會有一種指向性,讓寶寶明白爸爸媽媽到底在夸他什么。如果寶寶每天聽到的都是“你真棒”“你真棒”,這種激勵教育的魔力很快就會消失。
邊黎:很多家長忽視了嬰兒期的親密關系對培養(yǎng)孩子自信的重要性。其實,當小寶寶出生后,他會主動去尋找媽媽的目光。如果媽媽能夠感受到嬰兒的這種需求,多與寶寶進行眼神交流,會有利于他成長為一個自信、快樂的孩子。
“很奇怪,很多媽媽對孩子的哭聲無動于衷,因為她可能剛剛接觸了一種育兒理論。”吳純表示,生活中,很多家長的育兒行為陷入“照書養(yǎng)孩子”的模式,缺乏對孩子的密切觀察,缺乏對孩子獨特個性的準確判斷。母愛的細膩與體貼在各種觀念的沖刷與搖擺中喪失殆盡。“或者說,很多人太迷信于從外界尋找答案,而對于來自于天性的反應缺乏應有的自信。”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父母無心顧及孩子教育。這種情況下,斷章取義、不求甚解就更在情理之中了。
邊黎表示,這不是說育兒觀念沒有用。學習育兒知識,對于家長了解兒童世界非常有幫助,但聰明的家長應該學會用心感悟,去體會育兒理論背后想傳達的理念,而不是照本宣科地養(yǎng)孩子。正如很多家長機械地對孩子說“你真棒”,只是因為他們覺得育兒書上寫了,所以必須要說。
反思二:
被忽視的無意識教育
在大家的印象中,重視教育的父母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但在接診大量的問題孩子后,邊黎發(fā)現(xiàn),父母對孩子影響最深遠的教育來自于無意識,它與父母本身的人格密切相關,與父母怎么做事有關。這與言傳不如身教是一個道理。
很多媽媽重視教育,但依然會養(yǎng)出問題孩子,因為她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空間,或者她本身就經(jīng)常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中,無意中給孩子傳達了過多負能量。有時候,父母的一聲嘆息、一個眼神,可能比他們的一番話、一頓打影響深遠。
邊黎強調(diào),父母本身的人格要穩(wěn)定,不管遇上什么事兒都能平靜地處理,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嘮叨這不好,那不好。大人的事兒就是大人的事兒,不要讓孩子去過多承擔。
另外,邊黎強調(diào),父母對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愛、與孩子之間流暢的情感回應勝似一切語言。“如果爸爸媽媽只記住了方法,忽視了言傳身教,只能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