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上講,社交心理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如果孩子沒有一個正常的社交心理,那么孩子都沒有正常的健康心理。
孩子這么小,性格就這么孤僻,受到大家的排斥,會不會造成社交障礙?家長該怎樣做,才能調(diào)教孩子的孤僻行為?
天河區(qū)王女士說:
女兒上幼兒園不久,老師就告訴我,她太膽小了,在幼兒園里,她總是一個人呆在角落里,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整天都是愁眉苦臉的樣子,有時候其他小朋友不小心碰到她,她會憤怒地大叫,與小朋友格格不入。
請教專家:孩子這么小,性格就這么孤僻,受到大家的排斥,會不會造成社交障礙?家長該怎樣做,才能調(diào)教孩子的孤僻行為?
張潔表示,從心理學上講,社交心理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如果孩子沒有一個正常的社交心理,那么孩子都沒有正常的健康心理。如果孩子這種不合群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的話,最后很有可能會發(fā)展成“冷漠”心理,甚至是“仇視心理”。但是這位媽媽也不要過于悲觀,幼兒時期發(fā)現(xiàn)這種心里異常是可以糾正的,可以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張潔建議,家長要想解決孩子孤僻的問題,首先要清楚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其實孩子在幼兒園的孤僻行為與家庭影響有很大的關(guān)系,可能是撫養(yǎng)人孤僻,這和父母本身不善交際有很大的關(guān)系。父母本身不善交際,孩子從小就容易因為缺少小伙伴而產(chǎn)生不合群、膽小的表現(xiàn)。另外,家長要反思,在家中是不是過度以孩子為中心,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降低了自信。因為孩子在家被寵慣了,是全家人的中心,但是到集體中,只是其中的一員,關(guān)注度嚴重被降低,沒了贊美的聲音,孩子頓時喪失了自信。另外,孩子在家中是不是有事事為先的毛病,要求不能滿足就會發(fā)脾氣,這樣也會受到小伙伴的排斥。
那么家長該怎么調(diào)教孩子呢?首先,讓孩子建立更多的伙伴關(guān)系,多參加集體活動,從一對一的交往到一對多的交往,讓孩子融入集體交際中。也可以邀請小朋友到家里玩,孩子在自己的家中,感到輕松和熟悉,就會有一種主動性,也比較容易和小伙伴融合到一起。張潔還建議,如果媽媽不能親自帶寶寶,一定要注意帶寶寶的老人或者保姆的性格,如果撫養(yǎng)人性格孤僻,寶寶的性格也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