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教育有助于幼兒學會獨立
媽咪愛嬰網(wǎng) m.hltdp.com.cn 2010年04月30日 15:03:37
蒙臺梭利教育有助于幼兒學會獨立
在當今社會里,大多數(shù)城市里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在家中,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地位。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作為家長,在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上,也是著重于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忽略了對幼兒人格的塑造。從而使孩子們養(yǎng)成了任性、自私、依賴性強、缺乏獨立等不好的習慣。幼兒期是孩子從完全依靠父母開始向獨立轉化的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抓好這個關鍵時期,幫助幼兒嘗試去學習獨立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通過初步的教學實踐表明,蒙臺梭利的教育方法非常有利于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
1、蒙臺梭利教室為幼兒提供了學習獨立的環(huán)境
蒙臺梭利非常強調環(huán)境在兒童心理發(fā)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她認為環(huán)境的設置必須適合幼兒發(fā)展的節(jié)奏和步調,并提供適合兒童自由操作活動的材料。
在蒙臺梭利教室里,有大量供幼兒操作的教具。這些教具的設計完全符合兩歲半至六歲大的幼兒大小,速度和興趣。并且分門別類,有序的擺放在適合幼兒身高的矮柜上,讓最小的幼兒自己都能很方便的拿到。幼兒在這樣一個豐富的環(huán)境當中,就能以自然的方式獲得各方面的知識。當我們走進蒙臺梭利教室時,就會看到幼兒忙碌的身影。他們都是輕松愉快的在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教具進行操作。在這里幼兒是環(huán)境真正的主人,老師只是一位環(huán)境的準備者的維護者。只有當某個幼兒的行為影響了別人時,老師才會向他提出適當?shù)慕ㄗh,幫助他選擇較能吸引他注意力的活動。所以在蒙臺梭利的環(huán)境下,幼兒才會放松身心,擺脫大人的限制,大膽的邁出獨立的第一步。
2、梭利教具的設計原理幫助幼兒獨立思考問題
說到蒙臺梭利的教育,就不得不談到蒙臺梭利的教具。蒙臺梭利教具是她整個教育中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蒙氏教具并不等同于我們過去習慣上所用的教具。它能夠幫助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通過操作教具,進一步探索和發(fā)現(xiàn)。
蒙臺梭利認為,錯誤存在于個體內(nèi)部,是所有學習過程中有教育的成分。此外,錯誤被認為可以促使幼兒仔細、觀察、分析現(xiàn)有的學習經(jīng)驗。蒙臺梭利將錯誤控制設計到了她的教具當中, 為幼兒提供活動的反饋,所以幼兒在操作中能自己看明白教具提供的反饋,并能對這些反饋作出解釋 ,而不需 要依賴成人的反饋。蒙臺梭利說:“通過材料控制錯誤,可以使兒童運用自己的推理能力,批判能力,以及不斷發(fā)展的區(qū)分能力。
比如,我們以感官教具----插座圓柱體為例進行說明,這組教具有四塊帶有圓穴的木塊,每個木塊中有十個連著小圓柄的圓柱體,圓柱體與圓穴的大小及高度都有一定規(guī)則的變化。在教具操作過程當中,幼兒通常會找相應的圓穴與圓柱體相對應。在配對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任何“錯誤”都很明顯,因為圓柱體無法插入圓穴,或者因為前面插錯了,插完后發(fā)現(xiàn)圓穴不夠用。幼兒得到來自于教具的錯誤控制,完全可以自己觀察,自己比較,自己實踐,改正錯誤,而不需要老師在一旁指點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通過自己反復操作教具,幼兒逐漸總結經(jīng)驗,最終學會獨立思考問題。
3、日常生活練習幫助幼兒獲得獨立生活的能力
蒙臺梭利的教具分為日常生活練習、感官、語言、數(shù)學、科學五大類。其中日常生活練習通常被認為是蒙臺梭利課程中必要的內(nèi)容。在日常生活練習中老師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訓練生活技能的教具。而這些教具不是玩具,而是在實際生活中一般人所用東西的縮小尺寸,適合幼兒使用的實物。例如,切的工作,為幼兒預備的就是真正的砧板及平頭小刀以及實物香蕉或黃瓜?p的工作為幼兒準備的就是繡花繃、鈍頭針及彩色毛線。幼兒被這些真實的東西所吸引,就會自發(fā)的去操作,而不會覺得單調、枯燥、乏味。當他們進行反復操作后就會獲得獨立生活的基本技能。例如,幼兒通過對衣飾框的操作,就可以學會系各種帶子或扣子的能力。這對于幼兒獨立穿衣、扣扣子、系鞋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幼兒通過倒茶的練習,就能學會拿茶壺、茶杯的正確方法,知道如何才能避免讓水從杯中灑出來。另外,蒙氏教具的每一種教具只有一份,所以當小紅在玩倒水的工作的同時,小明也想玩,她就必需等待,禮貌、問候等日常生活常規(guī)也包括在這樣的練習當中。這也是幼兒學習做一個獨立的人所必需掌握的。
4、蒙臺梭利教師的指導方法增強幼兒獨立的信心
教師是蒙臺梭利教育法的三個組成要素之一(其余兩個分別是“有準備的環(huán)境”和“作為活動對象的工作材料”)。因此蒙臺梭利尤其強調教師在教育中的角色及其作用。
蒙臺梭利博士認為,在以往的教學活動當中,我們常常因為孩子動作慢,怕耽擱時間,很多事情老師都包辦代替,看似關心照顧孩子,其實卻剝奪了幼兒學習獨立的機會。做為一名蒙氏教師,她應該充分尊重幼兒,聆聽幼兒的心聲,應該特別重視觀察幼兒和了解幼兒,從而能夠真實、準確的把握幼兒的內(nèi)心世界。明白幼兒真正所需要的,在幼兒學習獨立時,給予幼兒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在我的工作中,遇到過這樣一件事,一次午睡前,小朋友們都在自己脫衣服準備上床睡覺。周怡景小朋友剛穿了一件新衣服,扣眼較緊,不太容易解開,他解著解著,心情就有些急躁,一邊跺腳,一邊用眼睛望著我,想讓我去幫他解開。我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已經(jīng)睡下,心想免得耽誤時間,真想幫他解開算了。但我還是忍住了,走過去摸摸他的頭,然后對他說:“今天扣子是有點緊,可老師相信你只要不著急,慢慢地扣子會解開的!敝茆奥犃宋业脑,點點頭,情緒穩(wěn)定了下來,重新開始解扣子。當他獨立完成這件事時,我看見他的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我對著他豎起了大拇指。第二天,他穿的還是同一件衣服,我故意裝出要給他幫忙的樣子,他連忙擺手:“不用你幫,不用你幫,我已經(jīng)會自己解扣子了!蔽铱此錆M信心,又一次自己動手順利的解開了全部的扣子。我相信在他的心里一定為自己的獨立而自豪。我慶幸給了幼兒一次學習獨立的機會,尊重了幼兒的意愿。通過這一件小事情,深深體會到幫助孩子獨立的要決就是,除了“放手”之外,應該是“最少的指導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動”。哪怕孩子的動作緩慢、笨拙,也不要緊,因為這正是他們學習獨立的必經(jīng)之路!我的一句鼓勵,給予了幼兒莫大的支持,讓他體驗到了自信、自主的喜悅,也培養(yǎng)了他獨立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