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幼兒園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與評價
本章導讀
本章主要講述了幼兒園課件設計與制作的理論基礎、課件設計的內容與方法、課件的基本類型、課件的制作工具、課件的評價五個方面的知識。
通過本章學習,幼師生應了解課件的設計和制作是一項復雜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既要考慮到課件是一種計算機軟件,要符合軟件設計和制作的規(guī)范,并能適合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環(huán)境的需要,保證課件能夠順利地運行,更要考慮到課件是為學前教育教學服務的,要符合幼兒園教學的要求,符合教學規(guī)律、幼兒學習規(guī)律的要求,還要考慮課件的藝術性,使課件具有整潔美觀的界面、和諧一致的風格、生動活潑的形式,以提高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效果。
1.1 幼兒園課件設計與制作的理論基礎
1.1.1 任務1:現(xiàn)代學習理論在幼兒園課件制作中的應用
學習目標 了解現(xiàn)代學習理論、現(xiàn)代教育技術理論,并應用于幼兒園課件制作中。
[相關知識與技能]
現(xiàn)代學習理論、現(xiàn)代教育技術理論、現(xiàn)代教育信息傳播理論、系統(tǒng)科學原理、學科教學原理等理論和原理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理論基礎,在幼兒園課件的設計和制作中要以這些理論和原理為指導。
1.認知-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以加涅為代表的認知-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不斷接受外界刺激,經學習者的內在構造作用,產生反應,并同化為學習者的內在認知結構的循環(huán)過程。學習具有從低到高、從易到難的層次性和階段性。
在幼兒階段促進幼兒學習的整體性將會有利于幼兒一生的發(fā)展。在幼兒園課件設計中,教師首先要重視課件場景環(huán)境的布置,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刺激。按照幼兒思維的特點,他們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觸摸、擺弄物體來獲取感性經驗的。
課件場景中的顏色、聲音、玩具的擺放的位置等都會對幼兒的學習產生影響。教師要重視幼兒自身學習的需要,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他們的學習興趣。課件中要為幼兒的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寬松、自由、民主的環(huán)境,教學活動的組織多考慮幼兒的興趣和需要。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種建構的過程。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與外部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學習者在一定的學習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知識。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景"、"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huán)境中的四大要素。
在幼兒園課件制作中,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幼兒為中心,不僅要求幼兒將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及其設計制作的課件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橛變褐鲃咏嬕饬x的幫助者、促進者。
學習者在與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中不斷"同化"、"調節(jié)"自身已有的認知結構,最后使自己的認知結構"平衡"到一個新的水平。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強大的交互能力使學習者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更有效地達到認知結構新的"平衡"。
建構主義理論倡導一種自我調節(jié)的學習。要求幼兒有學習的主動性,在基于建構理論的學習背景中,幼兒從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樾畔⒅黧w和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他們是活動和學習中的主人。他們對學習的主題、進程有著自我控制和管理。在教學中,教師并不是告訴幼兒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隨機地、巧妙而隱蔽地使用問題情境中可利用的資源,及時捕捉幼兒將要向學習跨出一步的微妙時刻給予適時提攜,引發(fā)、支持幼兒自己解決問題。
1.1.2 任務2:教學原理理論在幼兒園課件制作中的應用
學習目標 了解學科教學原理理論在幼兒園課件制作中的應用
[相關知識與技能]
1.程序教學原理
。1)積極反應原理:學習者對學習內容做出積極的反應。
。2)及時確認原理:對學習者的正確反應給予及時的確認。
。3)小步子原理:小步子前進。
。4)自定步速原理:根據(jù)自身的條件自定學習的速度。
。5)測驗原理:學習的結果需通過測驗來檢驗。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是一種程序教學。由教師和其他教學人員開發(fā)、編制的多媒體課件本質上就是包含教學信息的程序,教學內容的展開由程序來控制,學習者可按程序提供的交互方式來選擇學習形式、時間、速度等。
在幼兒園課件制作中,以小步遞進的形式設計安排由易到難的幼兒交互材料。如中班:尋寶游戲(即找出菱形),第一層次是從幾個零星的圖形中尋找菱形;第二層次是從簡單的圖形組合中尋找菱形;第三層次是從復雜的圖形組合中尋找菱形。隨著層次的逐級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空間思維能力也在不斷發(fā)展。
2.媒體符合原理
教學內容決定媒體形式的原理: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不同的媒體形式來表現(xiàn)。具體性的教學內容要使其向抽象層次發(fā)展,才能提高認識層次,如大班科學領域課件"有趣的天氣預報符號" 中,通過單一的符號認識,使幼兒能主動識別相應符號代表的天氣預報情況;而抽象性的教學內容,又要以具體形象的媒體形式表現(xiàn)出來,才能讓幼兒迅速理解,比如小班數(shù)學領域課件"數(shù)的概念"把抽象的數(shù)字與具體的實物對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