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論作業(yè)一、填空題1.雖然"課程"的定義存在諸多分歧,但是將其歸類,仍然大致可以歸納出四 種具有代表性的定義:_課程即科目__、__課程即經驗__、課程即目標,課程即 計劃2.幼兒園課程的基礎是___哲學_______、心理學和__社會學___,它們分別主要 解決幼兒園課程中_教什么、如何教和為什么教__的問題。 3.幼兒園課程的最核心要素是_教育理念_。
4.皮亞杰曾對教師提出了三條建議:為兒童提供實物,讓兒童自己動手去操作; ____幫助兒童發(fā)展提出問題的技能 _____以及__應該懂得為什么運算對于兒童來說是困難的___。
二、選擇題1.以學科維度定義課程,課程通常表現為( A 學習者的經驗 B 教學大綱 BC )。 D 教科書 成績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績____________________ C 課程計劃2."世界上不存在一種最好的適應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所有兒童的教育方 案"--如果用人類發(fā)展生態(tài)學來解釋這句話,說明了( D )在發(fā)揮作用。A 小系統 B 中間系統 C 外系統 D 大系統 )。
3.以兒童的主體性活動的經驗為中心組織的課程,也叫作(ABCD A 生活課程 B 經驗課程 C 活動課程 D 兒童中心課程 )。
4.受經驗論哲學思想影響的幼兒園課程實踐是(A A 蒙臺梭利課程 學 B 瑞吉歐教育方案 C 方案教學 D 福祿貝爾的恩物教5.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兒活動通?梢员徽J定為游戲?(A B D A 非真實性 B 積極情緒 C 目的導向 D 自由選擇 )三、名詞解釋 1.活動課程 活動課程是以兒童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為出發(fā)點、通過兒童自己組織的活動而實 施的課程。活動課程打破了學科本身的邏輯,注重兒童的學習過程本身。
2.勃朗芬布倫納所謂的"小系統" 勃朗芬布倫納所謂的小系統是指發(fā)展著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質特征的情景 中所體驗到的活動、角色和人際關系的一種樣式。
3.多元文化課程 多元文化課程又稱反偏見課程,這種課程以讓兒童參與多元文化社會為出發(fā)點,為兒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會中能有效活動的知識、技能和能力。
4.鷹架教學 鷹架教學是維果茨基理論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它是指為兒童提供教學,并逐步轉 化為提供外部支持的過程。 有效的"鷹架教學"必須發(fā)生在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之內,即獨立行為水平和幫助行為水平之間。
四、簡答題1.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的區(qū)別有哪些?(1)第一個方面是學習的計劃性。顯性課程是有計劃的、有組織的學習活動,學生有意參與活動的成分很大,而隱性課程則是無計劃的、無組織的學習活動,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主要獲得的是隱含于課程中的經驗。 (2)第二方面是學習的環(huán)境。顯性課程主要通過課堂教學而獲得知識和機能,而隱性課程則主要通過學校環(huán)境(包括物質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影響等)而得 到的知識、態(tài)度和價值觀。(3)第三方面是學生的學習結果。學生在顯性課程中獲得的主要是預期性的學 術知識,而在隱性課程中,學生獲取的主要是非預期性的東西。
2.簡述幼兒園課程的特點。幼兒園課程與其它各級各類教育的課程一樣, 都注重將一定的社會價值和文化知 識整合到學習者的經驗之中。但是,由于在兒童早期,兒童發(fā)展的速率比任何時 期大,也因為兒童學習的能力極大地有賴于其自身的發(fā)展,因此,以幼兒為教育 對象的幼兒園課程的決策應該充分考慮每個幼兒的發(fā)展水平。相應的,幼兒教育 的方法和材料也不同于其他各級各類教育,它更多采用的是具體的材料和活動,課程較多地是采用活動而不是上課的形式加以組織。
3.簡述游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作用。 (1)游戲能促進兒童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的發(fā)展。 (2)游戲有益于幼兒進行幼兒園課程各學科(領域)的學習。 (3)游戲有益于幼兒園課程各學科(領域)的整合。
4.為什么心理學不能成為幼兒園課程的唯一基礎? (1)心理學作為幼兒園課程的一個重要基礎,這是由學齡前兒童教育的特點所 決定的。但是,心理學理論并不等于教育理論:①兒童心理發(fā)展理論或學習理論描述的是帶有普遍性的東西, 而教育理論包含著 對具體教育實踐的陳述,兩者不是同一的。 ②兒童心理發(fā)展理論或學習理論涉及的是對于發(fā)展或學習的最低限度的說明, 而 教育理論要涉及到影響發(fā)展或學習的最高限度的說明。 ③兒童心理發(fā)展理論或學習理論主要是從"實然"的角度來考察人的發(fā)展或學 習過程,而教育理論是從價值的"應然"角度來考察人的發(fā)展或學習過程。 因此,把心理學理論當作幼兒園課程的唯一理論基礎會出現很多問題,這樣做不 僅在理論上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實踐中也是難以行得通的。(2)心理學理論不可能單獨為幼兒園課程提供理論依據,幼兒園課程同樣受到 哲學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因此對于幼兒園課程的設計來說,哲學和社會文化也是 必須加以考慮的因素。
五、論述題1.你是如何理解日常生活活動、游戲和教學三者之間的關系的? (1)日常生活活動和游戲活動、教學活動,在幼兒園的課程中都是缺一不可的。(2)日常生活活動和另兩類活動互相補充,共同構成了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活 動。在課程的實際實施過程中,日常生活活動中和另外兩類活動是也經;ハ嗳 合和互相滲透的。 (3)游戲活動和教學活動的關系 j 游戲和教學是兩種有本質區(qū)別的活動,兩者不可相互替代。游戲是沒有社會功 利目的的,它強調的是"過程"、"表現"和兒童自主的活動,它能夠在最大程 度上順應兒童的自然發(fā)展。教學主要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由教師對兒童施加 影響的活動,它承擔著文化傳遞的任務,它更多強調的是教師的作用。游戲和教 學的本質特征,決定著兩者永遠不可能是同一的,或者是相互平行的。 k 游戲活動和教學活動的不可替代性,正是它們能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的前提。 將游戲和教學進行最優(yōu)化的結合,可以使幼兒園課程變得更為完善,從而從根本 上改變"放羊式"的或者"灌輸式"的教育。 l 在確定幼兒園課程中的哪些教育活動是屬于游戲活動,哪些是屬于教學活動 時,并非可以簡單地將活動內容和方式歸為"游戲"或者"教學"。如果將純游 戲和完全結構化的(即完全按照教師計劃實施的)教學看作兩個極端,在這兩個 極端之間存在著無數種狀態(tài),它們反映的是游戲和教學的不同結合的程度。 m 游戲和教學可以以分離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種方式進行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