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ǘ╄F鐵在人體內(nèi)含量很少,但極為重要,是制造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缺乏時可引起缺鐵性貧血。食物中肝、蛋黃、瘦肉含鐵豐富,綠葉蔬菜、番茄、豆類和谷類含鐵亦較多,但母乳和其它乳類含鐵均很少。在胎兒的后期,特別是在出生前1~2個月,肝內(nèi)儲存較多的鐵,可供出生后用6個月;早產(chǎn)兒則缺乏鐵的儲存,出生后應注意補充鐵。兒童每日約需鐵10~12毫克。
。ㄈ┢渌}、鐵外,鈉、鉀、氯、銅、鋅、碘等也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zhì),特別是鋅、碘對人體生理功能、生長發(fā)育起重要的作用。
。保\是許多重要酶的組成成分。它與蛋白質(zhì)和核酸合成,對維護紅細胞膜的完整以及在造血過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心臟病、肝脾腫大、性功能減退都與體內(nèi)含鋅量不足有關(guān)。嚴重缺鋅的孕婦會使胎兒發(fā)生畸形;缺鋅的兒童食欲不振,味覺減退,生長發(fā)育差,特別是男孩到了青春期,第二性征不發(fā)達,甚至可喪失生殖機能。近年來國內(nèi)屢有兒童缺鋅的報道,值得引起重視。海產(chǎn)品、奶類及牛、羊、豬肉含鋅量較高,是鋅的可靠來源。兒童每日需鋅量:出生至6個月為3毫克;6~12個月為5毫克;1~10歲為10毫克;11歲以上與成人相同,為15毫克。
。玻馐侵圃旒谞钕偌に氐脑。缺乏時可引起甲狀腺腫大,民間叫"癭"或"大脖子病"。孕婦缺碘會使胎兒生長遲緩,造成智力低下或癡呆,甚至發(fā)生克汀。ù粜〔。。碘主要來源于海產(chǎn)品。成人每日約需碘100~200微克,孕婦、乳母、兒童應適當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