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感謝/北京小橡樹兒童之家
很多父母都有感觸:送孩子去幼兒園太難了!有時候,孩子在去幼兒園的途中會大哭大鬧,而有時候會回家悶悶不樂。為什么呢?常有專家為媽媽們支招,如何才能讓寶寶快樂地上幼兒園。而身為幼兒園的老師,也在與孩子的交流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領(lǐng)悟讓孩子快樂的真諦。同時,也希望為人父母者有所借鑒。
做孩子精神世界中的朋友
文/曹妮妮老師
健健是個秩序感強、做事很認(rèn)真的孩子。今天午睡時,他入睡得較晚,起床也比其他小朋友稍晚一些。老師走到活動室時,發(fā)現(xiàn)他拿著很喜歡的小狗褲子站在那兒,臉上沒有了平時的寧靜與快樂,而是焦慮,因為其他小朋友已經(jīng)拿好旱冰鞋準(zhǔn)備進行戶外活動了。
老師連忙幫他穿好褲子,健健摸著褲子后邊的大口袋說:“大口袋在前邊的!崩蠋煾嬖V他,如果大口袋在前邊,小狗圖案的尾巴便會在前邊,就不對了。但他堅持己見,老師就幫他將正反換過來。他看到小狗的尾巴真的朝前了,就同意又換了過來。可他臉上的表情仍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老師明白他一定還有想不通的問題。
于是,老師沒有堅持讓他做其他的事情,而是讓他換上室外鞋準(zhǔn)備出去滑旱冰。走到草地上時,他情緒已好了很多。于是老師蹲下來摸著他的手輕輕地說:“健健,老師知道你剛才有點難受,現(xiàn)在好點了嗎?如果好點了,就和老師聊聊,如果覺得還很難受,還可以在這兒哭一下,老師陪著你。”“老師,我好點了!薄澳悄憧梢院屠蠋熤v講剛才你怎么了嗎?”“我做了一個夢!薄班蓿瓉硎且粋夢,是不是這個夢讓你難受呀?”“對,我夢見小朋友都不見了……”
老師明白了,健健夢見自己和小朋友出去玩,他找不到小朋友了,醒來后仍沉浸在不安的情緒中,又看見小朋友已經(jīng)開始出去,自己又落在了后邊,以致情緒更不好。于是老師和他聊了一會有關(guān)夢的事情,最后孩子說:“老師,我明白了,有的夢是好的,有的夢是不好的,可是都是假的!苯K于,小健健也高高興興地找小朋友滑旱冰去了。
老師的思索
我們每個成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但我們往往能夠用言語表達(dá)。由于我們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動,也可以在煩惱時回避其他人。但孩子比較弱小,還不太會表達(dá)和排遣情緒,也往往得依賴成人來安排自己的活動?墒呛⒆与m小,也有自己豐富的情感世界。如果簡單地把孩子情緒的起落歸結(jié)為“不聽話”、“不配合老師”,就會壓抑甚至傷害孩子。成人如果能夠放下架子,真正地深入到孩子的精神世界中去,能夠理解孩子,觀察孩子的真實心理狀態(tài),會讓孩子很快在幼兒園找到自己的“知己”。因為有人傾聽他,有人理解他,能讓他盡快擺脫掉一些小煩惱而高興起來,孩子便會對幼兒園有一種親近之感和想念之情。
理解帶來信任
文/姬寧老師由于我?guī)У氖切“,孩子們?~3歲這個階段,他們的一些活動還不能像大孩子那樣自在,還需要老師的配合。而且他們的游戲,一般來說都是他們自己的設(shè)計,老師只要扮演他安排的角色,就可以讓他感到滿足,他臉上的快樂是用語言所不能形容的。這使我感覺到,要讓孩子感到快樂,首先老師應(yīng)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不要把自己總是擺在成人的位置上,而是要把自己當(dāng)成一個大孩子。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出孩子想要一種什么樣的游戲方式,才能更好地和他們玩在一起。我想: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如果說他處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又有一個像姐姐一樣的大朋友,這個大朋友還需要他的“照顧”與“同情”,一下子孩子就感覺自己長大了。他們的表情告訴我,他們對此感到又自豪又快樂又滿足。比如我們有一個孩子非常喜歡看《西游記》,也對里面的孫悟空十分著迷。剛來園的時候,他只是很平淡地表達(dá)他是孫悟空,雖然也常學(xué)學(xué)孫悟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