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時與小說中的人物們“同住”了一年。為了取悅他們,她甚至把家從紐約搬到了北加利福尼亞。她說他們不喜歡高樓和城市的擁擠。
6歲女孩的“幻想朋友”
“幻想朋友”的所言所行是聰明孩子為自己的心靈世界開的一扇窗戶,別人可以從中窺見他們心中所想。
四年前,6歲的奎因·帕斯卡爾還是個懵懂的一年級小學生,家在俄勒岡州尤金市。她“創(chuàng)造”了看不見的伙伴“愛爾菲-維爾菲”。愛爾菲-維爾菲是個長著層層疊疊彩色頭發(fā)的女人,養(yǎng)了“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動物。
奎因的媽媽凱特說,奎因用愛爾菲-維爾菲來實現(xiàn)許多很現(xiàn)實的愿望。
在愛爾菲的世界里,奎因可以坐刺激的過山車(現(xiàn)實生活中她還太小坐不了)。愛爾菲有一只橘黃色的貓叫做斯特佩(奎因特別想養(yǎng)寵物)。愛爾菲-維爾菲許諾給奎因一個弟弟或者妹妹(她是獨生女)。
“在奎因眼中,‘愛爾菲-維爾菲’是對我現(xiàn)實生活的映照,”凱特說,“有時候我問奎因她在想什么,她會回答說‘哦,我在想愛爾菲怎么會整天都笑嘻嘻的。’而那天我肯定過得很糟糕,整天都牢騷滿腹。”
了解孩子的“幻想朋友”
“幻想朋友”不同于真正的朋友,玩輸了從不發(fā)脾氣、使性子,還總是能做孩子們做不到的事,去孩子們?nèi)ゲ涣说牡胤健?/P>
孩子們向泰勒描述了許多千奇百怪的“幻想朋友”:有拯救世界的大英雄,愛穿花衣服的短吻鱷和整天讀書的綠色龍。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幻想朋友”都多才多藝、行為端正。孩子們常會抱怨他們那些看不見的朋友不愿意分享、太吵、太專橫霸道或是忙得沒時間陪他們玩。有一個孩子說他的“幻想朋友”太討厭了,所以他管她叫“去你的”。
“幻想朋友”并不說明孩子的心理有問題。事實上它可能是心理生長發(fā)育所必經(jīng)的階段。通過與這些幻想“朋友”交談,孩子們也許能夠悟出現(xiàn)實生活的真諦。“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在探究他們所感興趣的問題,”泰勒解釋道,“忙碌就是其中之一。吝嗇和專橫也是他們在談到與身邊朋友們的交往時常常傾訴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