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知識觀,簡單地說就是對知識的看法。它要解答的基本問題有:什么是知識?什么是有價值的知識?個人是如何獲得知識的?對以上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知識觀。
傳統(tǒng)上,人們把知識看作是一種客觀存在(包括客觀事實、原理、規(guī)律、理論等等),其主要的存在形式是語言和各種符號。對于學習者來說,知識是學習的客觀對象,是獨立于學習者之外的,與學習者的經(jīng)驗和認知方式無關。學習者的主要任務就是認識它、掌握它。學習的過程就是知覺、記憶、理解它的過程。
而新知識觀則認為,知識并非只有單一的存在形式,以語言和各種抽象符號形式存在的陳述性知識只是知識的一種形態(tài),而做的知識、程序性知識、實踐、體驗的知識也是知識的重要類型。知識的涵義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隱性知識觀分析,大班科學活動"讓沉下去的東西浮上來,浮上來的東西沉下去。"(教師講解)
1、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
健康--體育
語言--語言活動(故事、詩歌、講述等)
社會--常識
科學--數(shù)學、科探
藝術--音樂、美術
注意:各領域的內容是相互滲透的,是一種整合的課程。
。ɡ盒陆滩闹忻恳粋活動至少牽涉兩個以上的領域,純粹的只涉及到一個領域的內容是沒有的,這是我們熟悉了分科教學的教師必須轉變的一個觀念。用新教材說明)
2、每一領域包括:目標、內容與要求、指導要點
"目標":主要表明該領域重點追求什么,它主要的價值取向何在。
A、在目標表述上較多地使用了"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詞匯,突出了情感、興趣、態(tài)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著眼于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例:健康--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xié)調、靈活
語言--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藝術--1:給初步感受并喜愛環(huán)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藝術--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給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B、以幼兒的角度制定目標。(包括新教材也是這樣)
。ǘ、"內容與要求"部分則在說明為實現(xiàn)教育目標,教師應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同時,將該領域的內容自然地負載其中!毒V要》在每個領域中都沒有單獨列出一個知識點或技能要求的細目,而是從活動的角度附帶提出知識或技能要求。
例1:語言--1: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shù)、禮貌的語言交往。
例2:語言--4: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3、"指導要點"主要的功能有:一是點明該領域的教和學的特點。二是點明該領域特別是應當注意的有普遍性的問題。(看具體的指導要點)
。ㄈ 組織與實施
《綱要》的第三部分是組織與實施。其十一個條目中貫穿著尊重幼兒的權利,尊重教師的創(chuàng)造,尊重幼兒在學習特點、發(fā)展水平、個性特征等方面的差異,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尊重教育、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等等理念與觀點,突出了幼兒園教育組織實施中的教育性,主動性,開放性,針對性,靈活性等原則。
。ㄋ模 教育評價
《綱要》的第四部分圍繞幼兒園教育評價,提出了評價的發(fā)展性、合作性、標準的多元性,以及多角度、多立體、多方法,重視過程、重視差異,重視質性研究等原則。明確規(guī)定了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幼兒的發(fā)展、教師的成長和提高教育質量。這就是說,幼兒園評價決非用于篩選、排隊,與日俱增不是用于給幼兒貼標簽,傷害他們的自尊和信心,給他們的成長蒙上陰影。《綱要》在這一基點上分別明確指出了評價教育工作和評價幼兒發(fā)展狀況的具體原則和注意事項。
四、指導思想
(一)終身教育的理念
終身教育、終身學習,這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深刻而富有遠見卓識的觀點,從根本上影響了全世界的教育價值取向。"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第一階段,它要為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這是一個符合終身教育理念的定位,一個符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定位,一個符合幼兒長遠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為本的定位。
互動:終身教育的理念在《綱要》中的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當今某些幼教工作者的思想意識中還存在著以質量觀衡量幼兒教育,不難發(fā)現(xiàn)幼兒園的小學化現(xiàn)象。重知識灌輸、技能訓練,輕主體意識和學習興趣,忽視自我學習能力及其積極的情感體驗等狀況。
案例:若干研究表明,當我們學校正在為升學率和考試成績而陶醉時,兒童對學校的學習熱情卻正在明顯的隨年級的升高而降低,當我們幼兒園在為幼兒認識了多少字,會算多少算術題的而沾沾自喜時,全國30個省市調查證明,在小學一年級兒童中就有30%左右不喜歡語文,40%左右不喜歡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