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還沒長牙就開始“啃手”,我們要不要干預(yù)?第一次養(yǎng)寶寶的新手爸媽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尤其是看見寶寶一會“啃手”一會“啃腳”,口水流得到處都是,真的苦惱。
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寶媽寶爸別著急,我們要先了解,寶寶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類情況。
小寶寶為什么愛“啃手啃腳”?
原因一:“啃手啃腳”極有可能是“吮吸反射”
對于月齡比較小的寶寶來說,“啃手啃腳”并不是真的在啃咬,這只是下意識的吮吸。“吮吸反射”的寶寶的原始反射,這種反射一般在寶寶3、4個月的時候會慢慢消失,到了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吮吸就會變成咀嚼,這都是正常現(xiàn)象。
原因二:寶寶正處于“口欲期”
在“兒童敏感期理論”中,蒙特梭利曾經(jīng)提出“口腔敏感期”這一時間段,在這段時間,寶寶會用“嘴”來回去信息,從而和外界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進而感知世界。而“口腔敏感期”一般在寶寶4~12個月大的時候出現(xiàn),7~8個月大時候最為明顯,大部分寶寶會持續(xù)到2周歲左右,當(dāng)然有些寶寶到了三周歲,仍會有類似的情況。
原因三:寶寶正在長牙
寶寶在4~6個月大的時候開始長乳牙,在寶寶長乳牙的期間,寶寶的牙齦會又癢又痛,會非常不舒服,這時候?qū)殞毦蜁_始啃咬東西,尤其是是自己的小手,這時候就會充當(dāng)“磨牙棒”的角色。
如果寶媽寶爸看見寶寶,在“啃手”的時候,總是用手指摩擦牙齦,那寶寶多數(shù)就是在長牙了。
原因四:寶寶在尋求“安慰”
如果寶媽寶爸發(fā)現(xiàn) 寶寶吃手的頻率非常頻繁,神情也非常焦慮,這很有可能是寶寶缺乏安全導(dǎo)致的,遇到類似的情況,寶媽寶爸就需要多陪陪寶寶,多和寶寶玩耍,提高寶寶安全感。
不管寶寶因為哪些緣由“啃手”,寶媽都不必過于擔(dān)心,我們只要多注意不容易讓寶寶啃過度,尤其是長牙期間。那么遇到寶寶“啃手”,我們還需注意什么呢?
寶寶“啃手”,寶媽寶爸要注意什么?
、 注意衛(wèi)生
寶媽寶爸需要時刻關(guān)注寶寶小手的衛(wèi)生情況,勤給寶寶洗手擦手,避免寶寶把外界的細菌吃進嘴里。
另外,還有寶寶身邊的物品也要保證干凈衛(wèi)生,例如寶寶的玩具、床單、口水巾、手絹等等,我們要勤洗勤更換。
、 做好寶寶口周護理
寶寶啃手的時候會從口腔中帶出很多唾液,如果寶媽寶爸平時不注意護理,那寶寶的口周就容易口水疹,不但會讓寶寶不舒服,還會影響寶寶的顏值。
因此,寶媽寶爸要多關(guān)注寶寶口周護理,挑選柔軟舒適的口水巾,勤給寶寶擦口水,勤給寶寶涂抹潤膚乳,確保寶寶口周健康干爽。
③ 長牙期可以給寶寶提供磨牙玩具
如果寶媽寶爸發(fā)現(xiàn)寶寶開始長牙了,我們就需要給寶寶選擇靠譜的安撫奶嘴、磨牙棒或者磨牙玩具,這樣不但可以避免寶寶過度“啃手”還會幫助寶寶緩解長牙帶來的不適。
④ 多多陪伴寶寶
不管是寶媽還是寶爸,不管是職場寶媽還是專職媽媽,我們都要多多陪伴寶寶,多和寶寶交流,讓寶寶多一些安全感,少一些焦慮,這讓寶寶那些不必要的“啃手”就會減少。
如果寶寶一天天長大,可是“啃手”的習(xí)慣還是沒有戒掉,寶媽就需要做好干預(yù)的準(zhǔn)備,避免寶寶因為過度啃咬手指,導(dǎo)致寶寶手指變形、指甲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