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適當運用正強化和負強化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認為,對不經(jīng)意出現(xiàn)的某種行為給予表揚、鼓勵等正強化,就可以使這種行為反復出現(xiàn),以致內(nèi)化為習慣,相反,如果對某種不經(jīng)意出現(xiàn)的行為予以否定、批評等負強化,就會使這些行為逐漸消除。在培養(yǎng)桐桐行為習慣的過程中,我感覺本科期間學習的這些心理學知識極有助益。比如,每當桐桐做出符合我期待的好行為時,我都會及時地用翹拇指、鼓掌甚至親吻表示我的贊賞,每每都樂的她有意重復那種行為直至成為習慣,每當桐桐做出“壞行為”時,我則會采取冷處理、不理睬的辦法,讓她自討沒趣,久而久之,這種壞行為就淡化了。說到這里不由地想叨叨幾句,偶爾會聽其他家長抱怨孩子有這種那種壞習慣,桐桐的爸爸就是這類人,看到桐桐摔東西就反應很強烈地對我說她的脾氣很大,每每這個時候我都要叮囑他不要反應過激,因為對于孩子來說,行為是無所謂好壞的,只有是否有效之分,有時候她摔東西,并不是要刻意搞破壞,而是她某個要求沒有被滿足或者感覺自己被忽視了,想借以引起大人的注意而已,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真的注意到她了、滿足她了或者反應很激烈,對她來說,這種表達方式就是有效的,而且下次碰到類似的情況還會選擇這種摔東西的表達方式,相反,如果你對這種行為不理不睬,則可能讓她感覺自己在做無用功,久而久之,就不大會用這種方式達到目的了。
當然,在正強化和負強化之間,我更多的用的是正強化,因此我特別注意發(fā)掘桐桐的優(yōu)點,多給予肯定的表揚,借以從正面培養(yǎng)她的習慣,比如,與其與她的“壞脾氣”做斗爭,不如適當?shù)乇頁P她的乖巧。正所謂“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三、及時鞏固
根據(jù)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習得一種知識之后,如果不及時鞏固,則很容易隨著時間推移遺忘,知識如此,行為亦然,當然,相對于知識,行為一旦習得,遺忘的速度要慢得多,但對于以短時記憶為主的孩子來說,適當?shù)撵柟倘匀皇潜匾,因此,桐桐每次習得一個好行為,我都很注意讓她經(jīng)常鞏固,比如,昨天她剛剛學會丟垃圾,今天我可能就會不斷地拿垃圾讓她幫我去丟,這樣才能盡快地讓她把丟垃圾這種行為內(nèi)化為“個體無意識”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