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不少家長紛紛在各大育兒論壇上訴說了他們的孩子在入園后不久,身體經常不適,出現諸如感冒、喉嚨發(fā)炎、發(fā)高燒、流鼻涕、上火等癥狀,家長們憂心忡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記者采訪了廣州市第二幼兒園醫(yī)療室張小芩。
情緒波動大易致感冒
張醫(yī)生說:“孩子入園不適的原因是因為剛入園,生活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同時由于情緒緊張、焦慮、哭鬧,從而減低了兒童的抵抗能力,出現身體不適,其主要表現在感冒、口腔潰瘍、咳嗽、扁桃體發(fā)炎、肺炎、腹瀉等癥狀!贝送猓變簣@人群密度高,感染的幾率大,一旦有什么病毒或病菌,傳染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孩子上幼兒園是過著集體生活,一個保育員要照顧幾十個孩子,不可能像家里那樣周到,而且保育員也不十分了解孩子在家里的生活習慣,照料時稍有疏忽,孩子就容易著涼感冒。
此外,幼兒園游戲多、活動量大,而且孩子本身都好動,穿得一多,容易出汗,汗?jié)窳艘路,涼涼地貼在身上,增加了受寒著涼的幾率,但是,“老師和保育員對這種情況格外重視!
家園配合做好護理工作
張醫(yī)生認為,家長要配合幼兒園方面做好孩子的護理工作!靶律雸@,如果出現哭鬧,老師會帶著,培養(yǎng)感情、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這樣可以避免因為哭鬧而引起身體不適。如果出現發(fā)燒等情況,超過幼兒發(fā)燒標準,幼兒園方面會通知家長帶孩子到醫(yī)院看病!
預防孩子出現不適,幼兒園方面要重視軟環(huán)境建設,比如老師清洗餐具或玩具時是否用心,每日晨檢的衛(wèi)生老師認真負責,開空調時注意教室的通風工作等。
對寶寶來說,在集體的大環(huán)境中接觸各種病原體是不可避免的,當他有了患病的跡象時,比如胃口不好、情緒低落、沉默寡言、口干舌燥……家長不可掉以輕心。
平時孩子生病了,如果是傳染性強的疾病,按照有關文件的規(guī)定,入園的兒童如果患有傳染性疾病不宜留園。主要的傳染性疾病有:乙肝、傳染性皮膚病、水痘、痢疾、腮腺炎、手足口病、麻疹、脊髓灰質炎、結膜炎、流感、流腦等。如果孩子患有以上的疾病,家長應積極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及時把孩子帶到醫(yī)院就診,切不可麻痹大意!盀榱藴p少生病的情況,小朋友在飲食上要保持清淡口味,不吃煎炸食物,多吃紅蘿卜、多喝水、補充湯水、現在是秋天了,要減少‘秋燥’出現”。
如果孩子患病太頻繁,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免疫功能,適當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可以加快孩子免疫功能的發(fā)育。
確定可否入園
為了減少幼兒入園后生病,在決定是否上幼兒園之前,家長應首先觀察孩子是不是具備了某些能力,比如自己控制大小便的能力,能不能在出現情況之前先行報告大人,在成人的幫助下順利完成,如果還不具備的話最好暫緩入園,否則很容易因為尿濕了衣褲而引起感冒。再比如孩子是否已經能夠區(qū)分玩具與食物,不會輕易去撕咬玩具;是否有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不吮吸手指、不挖鼻孔等,這些習慣都有助于減少交叉感染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