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力量。其實,跟別人比是很辛苦的,因為一樣米養(yǎng)百種人,怎么會比得完了?可是,如果孩子相信自己是特別的,他可是會創(chuàng)造出自己所獨有的價值!
還有,父母總是“愛子心切”,代勞各種雜事,剝奪了孩子自我學習的機會。試想,如果我們自己被看成是一種“負擔”時,自己的感覺會是什么?我們會喜歡自己嗎?會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嗎?會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嗎?我們可能會“很想獨立”,同時也會有更深的焦慮。
親子關系是最忌諱的是成人口頭的揶揄與諷刺,孩子的心頭是很敏感的,他可是會記在心里。當我聽到四歲孩子罵:“你這個白癡!”“笨蛋!”“傻瓜!”“你很蠢喔!”“你這只豬!”我就很清楚的知道圍繞著這個孩子的外在世界是什么了。Dr. David Elkind 在《揠苗助長的危機》一書中指出,在孩子生命中的第四年與第五年,會開始利用語言將外在世界內(nèi)化。這時成人要認真的思考,孩子的腦子里該裝些什么語言?
父母是孩子良好自尊的重要培育者
父母的接納、尊重與關懷,無條件的愛,以及真誠的贊美與肯定,對孩子是很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親子互動是孩子建構自我形象的重要來源。當孩子能將這些養(yǎng)料都內(nèi)化時,就不用仰賴他人的肯定。父母在生活中,可以為孩子創(chuàng)造的是“有料的生活經(jīng)驗”!
提供孩子自主選擇權,給孩子一些我們已經(jīng)過濾過的合宜選項,讓他從中選一。自主的選擇經(jīng)驗能讓孩子體驗信任自己及勝任感的愉悅!
1、提供孩子成功的經(jīng)驗,并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專長和能力!
2、提供孩子面對挑戰(zhàn)的經(jīng)驗,讓孩子勇于接受挑戰(zhàn),并學習接受挑戰(zhàn)的結(jié)果!
3、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教導!
發(fā)現(xiàn)孩子的內(nèi)在寶藏
如果父母擁有良好的自尊,孩子也會有良好的自尊。看來,父母還是得從自己著手才成。為人父母者必須不斷的學習,也帶領孩子用同樣的心態(tài)來成長與學習。其實,孩子是很勤勉的,很熱愛學習的。如果我們愿意放手,讓孩子自己來,我們只是在一旁的陪伴者、鼓舞者,就會對孩子的能力有更多的體會與領悟!當為人父母者能看到孩子內(nèi)在的寶藏時,孩子才會相信自己的珍貴與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