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天你能學(xué)好的,媽媽相信你。
只要去做,你一定能行!
好吧,你來試試看,爸爸知道你能行。
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做父母的,在內(nèi)心里都有一個潛在的意識,就是覺得孩子小,做事不放心,對孩子的能力缺乏足夠的信任。也有的父母出于保護孩子的心理,不讓孩子去嘗試做他沒做過的事。一旦孩子提出要做什么,家長就說“你怎么行”之類的話。
“媽媽,讓我來切菜吧!
“爸爸,我出去買東西吧!
有時,孩子會向父母提出類似的這些要求。但是,父母的第一反應(yīng)往往是表示反對,開口就說:“你太小了,做不了。”因為孩子初次做的事通常難以做好,父母要花許多時間來指導(dǎo),還要替他們收拾爛攤子。同時,也擔(dān)心孩子的安全。這樣想,的確沒錯,但是經(jīng)常如此,對孩子將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父母又想過嗎?
父母是孩子最信賴的人,他們的話能造就一個孩子,也能毀掉一個孩子。這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道理了。試想,當(dāng)孩子想做一件事的時候,父母總是說“你不行的”、“你做不好”這類的話,孩子本來潛在的能力或許就從此被遏制了,永遠(yuǎn)無法發(fā)揮出來。到最后,孩子自己很可能產(chǎn)生這樣的錯覺:“我真沒用,什么都做不了!遍L期下去,他會慢慢對事物失去興趣,那個時候,也許就真的“什么也不會做”了。
還要注意,孩子的好奇心永遠(yuǎn)都是難以捉摸的。有時,他得不到父母的允許,會自己偷偷地去做想做的事,這比在父母的指導(dǎo)下去嘗試更危險。
你希望你的孩子最后成為一個什么事都不敢做,甚至畏手畏腳的人嗎?
如果不,那么就別吝嗇你的鼓勵和賞識。
教育理論上,有一種賞識教育。父母可以把它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來。這樣的話應(yīng)該經(jīng)常說:
“孩子,你能行的,媽媽相信你!
“好吧,爸爸讓你來,你可以做好的!
在孩子要求做某事的時候,不妨給他機會去嘗試。當(dāng)然了,也許某些事對孩子來說有一定的危險,但是,只要父母事先告訴孩子做事的步驟、技巧和注意事項,并在一旁靜靜觀察,不會有事的。這個過程中,父母最好是保持冷靜,并且做個絕對的“局外人”。一切讓孩子自己動手、動腦。這是個鍛煉孩子的好機會,結(jié)果如何并不重要。所以,你也不要在孩子沒做好事情時,給他潑冷水,說“我就說過你做不了”這樣的話。明智的做法是幫他找原因,鼓勵他重做一遍。
你可以看到,孩子在一次次的嘗試和努力中,的確能學(xué)到不少東西,他處理事情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這便是你對孩子不吝鼓勵的結(jié)果。
賞識和信任,是激發(fā)孩子興趣的一個很有效的方式,也是讓孩子潛能得到發(fā)揮的契機。你試試就知道,這不是一句空話。
對孩子的賞識要發(fā)自內(nèi)心
很顯然,并不只是對孩子說句“你能行”就算是對孩子的賞識。賞識是一種建立在對孩子的性格、能力完全了解的基礎(chǔ)之上的看法。說得簡單些,它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而不是裝出來的。
你是否在心里拿自己的孩子同別人的孩子比較過,遺憾于孩子的短處,而對他的長處卻視而不見?
你是否在嘴上說著“你能行”的時候,心里卻還是很不情愿讓孩子嘗試去做他想做的事?
你是否在孩子嘗試做一件事的時候,一邊說“你能做好”,一邊忍不住地伸手幫忙?
如果是,那么只能說,這種賞識是你討好孩子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