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要懷疑退縮。如果說前兩個策略是在解決“外因”的話,劉女士的第3、4條策略則是在解決內(nèi)因。因此,家長要善于與幼兒園老師溝通,告訴他孩子有什么能耐,有機會讓孩子在班里露一手,這是孩子走進新世界的內(nèi)在動力,因為每個人包括嬰幼兒,都有得到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的心理需求。
點評4:幼兒園就是我的家
劉女士的第5條做法也是與幼兒園的教育同步的。新孩子入園,一般情況下,老師都要進行“幼兒園就是我的家”的教育。在孩子看來,幼兒園與自己家的最大不同就是,幼兒園總是有新面孔出現(xiàn),而自己家天天就是幾個老面孔。如果自己在家也能交新朋友,這兩個家才會有點相像!坝變簣@就是我的家”才對孩子有說服力。
韓老師對石頭的保教工作基本上符合孩子自身的個性特點,石頭在幼兒園的情緒雖然有波動,但他的生活還比較正常。比如,“如果老師組織活動或游戲,他也能很快融入其中!薄八胨故呛芸斓。”另外,韓老師還有意地更新教育觀念,她認為傳統(tǒng)幼兒園教育“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多于以孩子為中心的活動,個性化的培養(yǎng)滯后!眲⑴靠梢越(jīng)常與韓老師溝通,讓石頭成為她“個性化培養(yǎng)”的教育個案,這是一個達到雙生共贏的好事情。
劉女士對孩子的教育很精心,是一個負責任、有智慧的媽媽,韓老師也是一個幼教戰(zhàn)線的“老革命”。相信石頭的分離焦慮期會順利渡過。然而,從兩封信可見,劉女士和老師都覺得石頭的分離焦慮期太長了。其實,教育不是萬能的。孩子有自己的心智成長速度,外力只能起推動作用,而不能起決定作用。當我們很好地運用了教育藝術(shù),而孩子的發(fā)展仍與我們的主觀愿望有差距時,我們只能調(diào)整自己不適宜的期望,耐心地等待,這才是真正的教育藝術(shù),是一種無為中的有為!
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