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隔壁的小明,一直都那么聽話,你怎么跟人家比啊。
你怎么不學學你姐姐,整天就知道玩啊玩的。
人家的孩子一回家就復習功課,你就知道玩游戲!
你就不能像……
為什么非要把孩子比來比去
明明放學回家,一放下書包就打開電視,因為待會有他最喜歡看的動畫片。正在準備晚餐的媽媽見孩子回來就顧著看電視,有點生氣,忍不住數(shù)落起來:“你就知道看電視!作業(yè)做了沒有。磕憧吹艿芏嗦犜,一回來就做功課,做完了還幫我出去買東西。你跟他比比,還像個哥哥的樣子嗎?”“是啊,是啊,什么都是弟弟好,那當初你干嗎要生我?”明明生氣地喊起來。他就是不明白,為什么同樣是媽媽的孩子,弟弟老是受到表揚,而自己總是挨罵呢?難道自己就真的一無是處,真的這么多余嗎?媽媽的話真的很傷他的心。
這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個。如果你是一位母親,你能理解孩子遭到這種數(shù)落時的心情嗎?
家長們罵孩子的時候,最容易拿孩子同其他的孩子做比較。
“你弟弟比你聽話多了。”
“人家怎么能考滿分,不是一樣在聽課嗎?”
當孩子被這樣罵的時候,他也知道父母說的是事實,無力反駁和辯解,所以往往會感到氣餒,對自己喪失信心。尤其是在一個家庭中,當一個孩子被作為另一個孩子的標準時,時間一長,被比下去的孩子就會不自覺地把自己排除在這個家庭之外,認為自己是“多余的”,是“沒用的”,甚至認為父母不愛自己了。他們很有可能產(chǎn)生這樣的心理:
“唉,反正我不管做什么都比不上弟弟!
“看來,我在這個家里完全是多余的,媽媽根本不喜歡我。”
孩子一旦產(chǎn)生了這樣的想法,自卑感會越來越重,會越來越?jīng)]有斗志和熱情。也許他本來可以成為一個很有出息的孩子,但是因為這種自卑,長大后自暴自棄,一無所成。我們說,父母一句話,影響孩子的一生,并不是危言聳聽啊。
孩子犯了錯,父母批評可以,但是千萬慎用言語,千萬不要把一個孩子作為衡量另一個孩子的標準。家長自己也有過童年,難道你們小時候就喜歡聽這種話嗎?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個性,如果他完全像另外一個孩子,他就不是他了。
每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
不管你是父親還是母親,不要老是羨慕別的孩子怎么怎么聽話,怎么怎么聰明。每個孩子都是一塊尚未雕琢的璞玉,都有成為人才的可能性。而這塊玉是放出光芒,還是失去光彩,就得看父母如何教育了。一句話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
人與人是不一樣,哪怕是親兄弟姐妹,也會存在性格、能力、天賦等許多方面的差異。你的孩子可能在一個方面比不上人家的孩子,但是在另一個方面卻遠遠強于別人的孩子。而你,發(fā)現(xiàn)了孩子比別人強的這個方面了嗎?比如,你的孩子雖然愛玩一點,但是天性善良,富有愛心,懂禮貌;也許腦子沒那么靈活,但是很上進,很努力,很正直;也許不善于交際,但是很細心,很獨立。既然如此,為什么要抓住孩子的缺點不放,而不對他的優(yōu)點加以贊揚和鼓勵呢?
而且,大人眼中的好與壞,是比較主觀和簡單的。孩子的能力會以很多種方式表現(xiàn)出來,做父母的可否明白這之間的差別呢?對孩子沒有全面而準確地了解就下結(jié)論,這是非常愚蠢的。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不公正的。
許多父母都喜歡光憑學習成績來評價和比較孩子。成績優(yōu)異的,給以贊揚和獎勵;成績差點的,不是責罵,就是嘲笑。要知道,成績往往只能代表智力,而不能證明孩子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