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要操心的事越來越多。跟著長大的各種愿望像走馬燈似的從父母的口袋里“吃”掉大大小小的鈔票。沒完沒了的愿望要不要滿足?孩子的零花錢要不要給?給多少?忙事業(yè)而少顧孩子的父母們正在進行著一場艱苦卓絕的金錢教育戰(zhàn)爭。但如何教育孩子戰(zhàn)勝金錢無知、金錢無德,成了為人父母的普遍煩惱。
劉先生:金錢觀錯了了不得
讓孩子當家?有沒有搞錯!記得我兒子小的時候沒有任何要求,我急得什么似的,不停地買玩具、買禮物,好像這樣才能表達愛。但是漸漸地,當他真的有了要求時,我發(fā)現(xiàn)有點應接不暇。而他居然還會用零花錢給小朋友們意思意思,以獲得接納。小小年齡就懂得金錢交友,這還了得。于是我嚴正聲明,為了懲罰他的過錯,暫時無限期停掉兒子的零花錢。
說實在的,工作再忙,壓力再大我都能應付得來,可就是小孩子實在是個解不開的難題。就說對待錢的問題,想來想去,似乎怎么都不大妥當。給他零花錢吧,不管之前告訴他多少遍,錢一定要花好、花對,一轉身卻成了他到外面瘋的資本。有的父母用金錢獎勵作為學習的鞭策,我認為也不妥,時間一長,孩子豈不認為錢是控制人的工具了。還是順其自然吧,慢慢大了,到了年齡自然就能把握花錢的原則了。
高先生:想要錢?找“工作”
我是新式老爸,在孩子的金錢教育問題上,我告訴他錢得靠自己掙,不是別人給予的。雙休日的時候,我家經(jīng)常會有這樣一幕:5歲的兒子一大早就開始不停地干活,起來疊好被子,然后幫我和太太準備洗漱用具,還要打掃書房等等。因為他又有要求了:一個玩具或者其他什么。
兒子雖小,但心里鬼著呢。當初我們定了個君子協(xié)議,要么給一點點零花錢,要么用勞動換錢。他用了兩天時間冥思苦想,然后選擇后者。我不介意用錢來鼓勵學習,幼兒園的老師鼓勵孩子天天寫日記,兒子當作負擔。于是我告訴他,如果他很用心地寫,將來我可以幫他把自己的故事出本書,出書的錢就是靠寫精彩的日記賺來的,F(xiàn)在兒子的語言突飛猛進,寫日記成了他的一種享受。
王女士:做家務給錢?不妥
在公司,我天天擺弄錢,心里總在想,錢這個東西雖然好,但有時誘惑太大,也太危險。所以我對女兒的金錢教育抓得很緊,有時她會抱怨自己的零花錢不如同學的多,我告訴她,父母給的錢多不是種榮耀,靠自己的本事賺的錢多才是驕傲。
有些新式父母效仿國外,把零花錢和孩子做家務活聯(lián)系起來,我不大贊同。時間長了,孩子會養(yǎng)成沒錢就不干活的觀念,或者他不想要錢就不干活。給孩子樹立付出勞動,得到所得的觀念自然好,但是社會特別是家庭、親人、朋友之間還有奉獻這個詞。我家立了規(guī)矩,女兒要把自己的房間打掃干凈,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并盡可能地多做一些公共家務。這是她的義務,因為她是家庭的一部分。只是需要請外人干的活,如果女兒愿意承擔,我才會付錢。之前我們會談好報酬,報酬盡量折合相等價值的東西。
楊先生:讓孩子對錢有感覺
讓小孩子接觸錢,真是讓人有點心慌。我們這一代小的時候就沒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所以我們家的金錢教育目前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