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一:兒子吃“麻辣燙”,母親喝湯
年前,記者在某商場看到這樣一幕:一個7歲左右的小男孩和母親一起逛街,那時已近中午時分,當路過美食廣場時,小男孩不肯走,要到里面吃東西,母親對兒子說:“回家媽媽給你做好吃的!”可是小男孩不答應,又哭又鬧,母親只好領著小男孩去了美食廣場。
當記者在美食廣場坐定后,發(fā)現(xiàn)鄰桌就是剛才在門口見到的那對母子:母子倆對面坐著,兒子頭也不抬地吃著面前一碗熱騰騰的“麻辣燙”,而母親面前什么都沒有,手里拿著一個用塑料袋包裹著的饅頭,母親一口一口地咽下饅頭,實在咽不下去就拿著一個塑料勺,欠起身子在兒子碗里舀起一勺湯。小男孩自顧自地吃著,母親的小勺絲毫沒有引起他的注意。
這時,記者仔細打量這位母親,她穿著的紅色羽絨服已經(jīng)褪了色,右邊袖子的胳膊肘處還打著一個補丁……
點評: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母親寧可干咽饅頭也要滿足孩子的要求。父母這種無私的愛孩子已習慣。因為習慣“接受”母親無條件的給予,他會形成這樣一種錯誤認識,就是認為別人的給予都是應該的。他對母親在一旁啃干饅頭難以下咽視而不見,那是必然的。這情景令人酸楚,也讓人深思:一些從困難家庭走出來的孩子,不知道體諒父母的艱難,甚至出手闊綽,原來竟是父母“慣”出來的。
鏡頭二:奶奶吃力地站著,孫子心安理得坐著
大年初八下午4點半分左右,記者乘坐的公交車行駛至皇寺廣場一站時,一對祖孫擠上了車,奶奶大約有70 來歲,頭發(fā)花白,她走在前面,雙手都拎著方便袋等物品,小孫子與奶奶齊肩高,兩手輕松跟在身后。一上車,一位乘客馬上給老太太讓座,奶奶快步向前,馬上用塑料袋把座位占上,然后轉(zhuǎn)過身招呼孫子:“快過來,這里有座位。”戴著厚厚眼鏡的孫子不慌不忙走過去,心安理得地坐了下來。
奶奶把塑料袋在左右手間倒換,顯然老人的胳膊已經(jīng)有些酸了,但是她并沒有把物品遞給坐著的孫子。車行了一站又一站,老奶奶左手提著方便袋,右手扶著把手一直站著。孫子卻面無表情地注視著車窗外,對奶奶不理不睬。
點評:家長對孩子關懷得無微不至,但與之形成極大落差的是,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心安理得地享受這份關愛,卻不理會家長的付出,更不懂得珍惜。
常有父母抱怨“孩子太任性、不知道體貼父母”,個中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對孩子太過溺愛。孩子養(yǎng)成關心他人的良好美德,不僅僅要靠老師教導,也需要父母用實際行動為孩子做出表率。當渴望孩子的體貼時,父母不妨對孩子直說:“孩子,我也需要你的關心。”
鏡頭三:“都是爸爸不好,咱們打爸爸”
大年初三,記者到親戚家串門,給舅舅家3歲的小弟買了很多好吃的東西。小弟一聽這么一大包吃的都給他,立刻搶過來抱在懷里,據(jù)為己有,并從袋子中挑出一袋他喜歡的“曲奇”餅干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親戚們都來逗他:“寶寶,給大姨吃點好不好?”“咱倆最鐵了,給你小叔一塊!”任憑大家怎么說,小弟都緊抱著塑料袋不放!
他爸爸走過來說:“兒子,有什么好吃的?讓爸爸嘗一嘗。”沒想到,他使勁按住餅干盒,嘟囔著:“不給,不給,誰都不給!”&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