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朋友帶了兩歲多的小元元來做客,期間提起孩子的情況,朋友嘆了口氣,無奈地說:“不知他為什么總不聽話,越是不許做的事她越做。這到底是什么原因?qū)е潞⒆映霈F(xiàn)異常的行為呢?”
向朋友仔細詢問了解分析后,問題的根源總算找到了。原來朋友家中近期添加了個小妹妹,家里忙于照顧小妹妹。2歲的元元正處在正常生長發(fā)育中依賴性發(fā)展的危機時期,被無意中冷漠了。出于孩子的本能,為了能從大人手里將“失去”部分的愛爭回,出現(xiàn)了違拗的反抗表現(xiàn),故意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如吃報紙、鞋子等東西,爬在臟地上,不斷做怪動作,站在母親邊上不斷地鬧等。而恰恰部分父母并未能意識到小兒心理與情緒上改變的苗頭,尤其是部分父母將孩子交給老人、保姆帶,教育孩子的方法意見不一致,常說出“你再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你看某某多聽話,我喜歡某某,不喜歡你”等等使孩子傷心的話,不能保持鎮(zhèn)靜、耐心的態(tài)度,這會進一步使孩子的不良行為逐漸演變成心理問題。
因此,父母首先應檢討自己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不可過多責備孩子,對孩子不良的行為最好是采取不理睬(注意此時環(huán)境安全與否),使其知道此做法并不會引起父母的關(guān)注;對較小的孩子可引開注意力,用耐心的態(tài)度,簡單的話引導。一定要多關(guān)心、觀察孩子,給孩子多一點的愛,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多給予表揚、獎勵(不可過于夸大),使其以良好的情緒與人交往,防止發(fā)生心理行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