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里已不乏有車族,且三口之家居多。當我詢問外出時誰坐后排,竟異口同聲地告訴我:孩子。就連唯一的女性駕駛--洪女士,也說先生坐在她旁邊,上小學的“小先生”坐后排。原因呢?任先生說從安全考慮。張先生則說開車時5歲的寶寶總給他“搗亂”,不是摟脖子就是拉胳膊。
我想做一項簡單的小調查,了解一下家庭的三角關系。我暗自慶幸我的同事們,夫妻同排,是幸福美滿家庭的一個標志,他們共同為孩子撐起一片天空。孩子眼中的父母也是一個整體,父母之間的交流與共鳴,為孩子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無需更多監(jiān)視的自由空間,因為他們要看前方,不斷調整以應急。其實從反光鏡中能看到孩子的一切,又何必頻頻回顧呢?這種家庭應該說是正常的。
相反,孩子坐副駕駛位置的家庭,多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常以家中的“上等公民”自居。他(她)有權支配媽媽或爸爸,可以任性、霸道,不服管教。一旦父母嚴厲斥責,孩子又開始懼怕一方,尋求另一方的保護,而夫妻之間又因為不爭氣的孩子,不斷唇槍舌戰(zhàn),進入了一個家庭三角關系的怪圈。孩子多不能與父母雙相交流,或怕爸爸,或怕媽媽,夫妻也不能平等謙和,又形成了爸爸怕媽媽或媽媽煩爸爸的這個圈中。
鄰居林女士一家三口,先生將上幼兒園的女兒小玉視為掌上明珠,當然出門坐爸爸旁邊,“次等公民”媽媽不坐后面坐哪?我看著小玉長大。6歲的小玉上學了,第一次期終考試,數(shù)學19-8=?看成18-9=?沒的取得好成績。歷來以女兒為驕傲的父親勃然大怒,一場“狂風暴雨”降臨。林女士告訴我,從此小玉眼里多了一份憂慮,對爸爸總有畏懼感,雖然還是坐在爸爸旁邊,也是正襟危坐。爸爸不在家時又說又笑,只要聽到爸爸回來了,立刻坐到書桌旁一言不發(fā)。她家的吵鬧聲越來越多,小玉的壞毛病也越來越多,還開始說慌話了。
誰的過錯?人與生俱來尋求安全生存的環(huán)境,小玉為躲避“暴風驟雨”,只有用說慌來暫時逃脫,成人還“惹不起躲得起”呢!怎么辦?我悄悄告訴林女士,“你家外出時,讓孩子坐后排,這樣試試看。”媽媽坐前排來,生活中的其他也如此。父母的交流是孩子的保障,只有家長的自強、自尊,才會有孩子的自立、自信。
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轉到關注自身,為孩子做個好榜樣;勤奮好學健康明理的孩子就在眼前長大?傊F(xiàn)代人必備的寬容能力,親切、平和的個性能力,要求孩子具備的一切優(yōu)秀素質,讓我們首先擁有吧。坐在后排的孩子在看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