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時間的自主權、尊重孩子的選擇、善待孩子的朋友,等等。
尊重孩子,還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心理學家認為,自尊是一種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內(nèi)核。維護自尊是人的本能與天性。孩子的自尊心是他們成長的動力。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是做合格父母的責任。父母應懂得孩子的自尊心是他們一生做人的資本,不能傷害與踐踏它。
4.尊重孩子,就要給他們一定的自由空間。
孩子除了吃好穿好的需要外,還有渴望得到尊重、渴望獨立自主、渴望自由創(chuàng)造的需要。尊重孩子,就要把自由和獨立還給孩子,讓孩子自主選擇自由探索。這些需要的滿足,才能使孩子感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孩子在最初的幾年里是用身體、用活動、游戲去感覺世界和認識自己的,而不少總是以自己的愿望和感受來替代孩子的主觀需求,用各種各樣的學習安排把孩子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都占據(jù)了,這對孩子的發(fā)展十分有害。
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備受寵愛,卻反而感受不到快樂?為什么父母為了孩子省吃儉用,卻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原因就在于,現(xiàn)在的孩子受父母支配太多、指責太多的孩子自我激勵能力很弱,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像力的發(fā)展受到壓制,好奇心也受到打擊,他們很難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同時孩子們由于過早地承受太多的學習壓力,從而早早地失去了童年的樂趣,沒有正常孩子那樣的歡樂,這將影響他們的社交能力和其他各種能力的發(fā)展及心理發(fā)育。
5.尊重孩子,就要正視孩子間的差異。
由于受遺傳因素和不同環(huán)境的影響,孩子間存在著一定的發(fā)展差異,這并不奇怪。可有些父母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當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強時,父母就沾沾自喜,反之就不停地數(shù)落、諷刺、挖苦孩子,這樣很容易使孩子消沉、迷惘。你應該認真研究你的孩子,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的差異,并且欣賞他們的特質。
把每個孩子身上的特質和性格列出來,然后一一告訴每個孩子你是多么欣賞他們。讓他們感覺他們自己是不能代替別人,別人也無法取代他們的,而且也覺得你看到了他們身上與眾不同之處。
你常常會聽到別人說你的孩子“就和你一模一樣”。但事實上他們和你確實有不同,而這事實往往令人難以接受。可能你很喜歡安靜,但你的孩子卻是異常活躍——逛街時會繞著你團團轉;或者,為人父的你可能喜歡運動,但卻生了個不愛運動的兒子。接受子女與你不同的事實,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吹絼e人身上有不同于自己的地方,乃是生命中的一大樂事,那有助于我們擴展眼界和對生命的看法。而生活中一些關于個人喜好的決定,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讓你的孩子各自挑選衣服和房間的擺設。偶爾晚餐也讓他們挑選自己的食物。假如他們真的非常厭惡某種食物,就不要強迫他們吃。(你不也覺得某些東西的味道很可怕嗎?)如果你的孩子個性很強,那你最好讓他在個人的喜好上有自己的決定,而不要教訓他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個性強的孩子覺得自己需要對生活有某些控制,如果讓他們有個人的喜好,的確能幫助他們建立自尊和自信。為了讓孩子有自己的喜好,要對他說:“我愛你,也愛你與眾不同的地方。”
當然,尊重孩子并不是一味地順從孩子,而應追求尊重與要求的和諧統(tǒng)一。作為父母,要放下架子,把自己放在與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努力尋求與孩子心理上的溝通與默契。愛孩子,尊重孩子,使他們從中感受到父母的愛和自身的價值,并由此學會尊重父母、尊重他人,這實在是特別有效的教子良方